古诗文名句默写。
(1)攀条折其荣, 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
(2) 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梁甫行》一诗中,提醒最高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入眼,即是一幅画卷。崔颢《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写了清新秀丽、花繁草嫩的景象;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展现了萧瑟怡静、满林皆秋的画面。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piē( )见他tuí( )然的背影,我都无法è( )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那个步履pán( )跚的身影,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直到时间的尽头……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题作文。
题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张名片,例如豪迈奔放是苏轼的名片,婉约清丽是李清照的名片,坚贞不屈是文天祥的名片……那么,什么是你自己的名片呢?
请以“_________是我的张名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追求产生于一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
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不要套作,忌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等。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有同学正在阅读一本世界名著,其中一段文字文字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人物形容枯槁,双手和脸都像烟一样黑,头发、胡子很长,衣衫褴褛,而且有几处被火烧糊了。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八年以来他都在埋头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
(1)这本世界名著是《______________》, 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主人公在___________________国游历时的见闻。
(2)请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析这段文字。
我们学校开展我的“悦”读故事——读书分享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能带给你精神的愉悦,让你的心灵与作者产生共鸣。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颗心沉没在 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请你用简洁的,和大家分享某一本好书给你的收获。
(2)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青花瓷瓶史
雁飞
(1)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2)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3)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4)“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5)“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6)“那你要做什么?”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哦,孩子,进店说吧。”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7)“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8)当铺老板根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噢,不,不,我不是。”
(9)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10)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11)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并来的?”老板眼睛盯向男孩。
(12)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
(13)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14)“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老板问。男孩目光暗淡,说:“我爸老早就去世了。”
(15)“那,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老板娘——边仔细翻看着青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不,不是,我妈不知道。”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瓷瓶的?”
(16)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17)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赶紧把瓷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18)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19)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老板说:“噢,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20)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阳光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21)男孩再也没来。
(22)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23)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简析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
2.当铺老板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当铺老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你对第(17)段画线处的细节作具体的赏析。
4.青花瓶到底是真是假,小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样的情安排好吗?请联系小说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