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从未停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2)...

请以“从未停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例文 从未停止 课堂上躁动着一种紧张的、期待的气氛,有人在看表,有人在语速极快的讨论着什么,有人一边四处张望一边将笔转得令人晕头转向。突然,有人低低地数着:“二十、十九、十八、十七……”接着,队伍壮大起来,声音越来越亮:“十六、十五、十四、十三……”到了最后,甚至有了拍打桌子的鼓点:“三、二、一”紧跟着,下课铃就响了,所有人都人间蒸发了一般迅速消失,几乎是平移到了天台上。 天台上长蛇般盘踞了好几条粗壮而洁白的长绳,被人们宝物般簇拥着,指指点点。绳子旁站着两队卫士般的学生,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绳子和另一头的人们,人们象山一样的挺拔,而他们的脚却缠络着,像坚实的根基。接着,他们将绳子从地上抱起来,肩并肩地靠在一起,等着号声的响起。我们在互相鼓着劲儿,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当阵阵的加油声弱下去的时候,便会传来一片欢呼。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也站在了那条绳子的面前,握着它柔软的身体,与同伴们肩并肩。还不容我有些许的思考,一股强大的压力就把我带动着扯到了后面,我马上像一只野兽一样伏下身子,用尽全身的气力紧紧拉着那根绷紧了的绳子。那几十秒竟如此的漫长,当我仿佛即将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时,听到了一片欢呼声。我们互相拥抱、互相击掌,庆祝着今天的胜利,而对于明天即将面临的对手不屑一顾。而这就是错误的骄傲了,事实证明,第二天当绳子脱手而出背叛我离去时,当同学们大喊“用力啊!”的声音在耳旁滑过的时候,当我们一个个摔倒后又不甘心地爬起来继续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再骄傲的起来了。 我们回到教室,教室里已没有了昨日的兴奋,留下的只是死一般的寂静。我们都在找原因,没有一个人心灰意冷的去哭泣。没人愿意面对失败,我们也从没有想过要失败。这是一种狂妄吗?不是的!是因为我们从不会轻言放弃,这就是勇气和拼搏的所在!这次的失败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但不会动摇我们班级必胜的信心,它只会让我更清醒的明白,不能轻视任何一件小事。失败阻挡不了我们一颗年轻好胜的心!我们一直在拔河,直到我们战胜一切!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写作命题作文要注意如下几点: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首先理解题目:斗转星移,万象更新,时间从未停止;殷殷期待,谆谆教诲,爱从未停止;文化积淀,红色血脉,传承从未停止;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奋斗从未停止……现在的作文命题都力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考查考生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说真话、抒真情,因此,尽可能地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从生活出发,写生活作文,写真切体验。本文最适合写成记叙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刘文方的《野菊花之恋》,完成后面小题

①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②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③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④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⑤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⑥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⑦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⑧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1.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 “为之感动”的原因。

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2.品析语言。

⑴它从不后悔把自己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词)

⑵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3.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4.选文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都抒写了对歌咏对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题。请你说说它们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不同。

(链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查看答案

阅读《面相与品相》,完成后面小题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賽,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谱。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一“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1.按要求回答问题

(1)揣摩第④段划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2)第⑦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研读第⑤段,指出文段最主要的一种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3.如果将下面的材料放到文中作为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合适?

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责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

 

查看答案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4.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徙徐州  __________    ②吾在   _________

③轼武卫营__________    ④全其城 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泛梁山泊

A. 苛政猛虎也    B. 南冥    C. 行者休    D. 泻出两峰之间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

率 其 徒 持 畚 锸 以 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司马迁《陈涉世家》)

5.文章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请结合他在这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说说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了“让美永留我们身边”校园公益广告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我来点评)学校学生处针对校园内有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开展“你丢我捡”的活动,呼吁大家与这一不良现象作斗争。宣传员小明在学校走廊上张贴了宣传标语:“你丢下的是品质,我捡起的是垃圾!”可是好多同学看后,提出应该改为“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你觉得哪一种说法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宣传)学校号召大家为校内的几处公共场所撰写公益广告,请你从下面的备选对象中选择两个各拟一则公益广告,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备选对象:墙壁   图书馆   食堂  草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