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徙徐州  __________    ②吾在   _________

③轼武卫营__________    ④全其城 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泛梁山泊

A. 苛政猛虎也    B. 南冥    C. 行者休    D. 泻出两峰之间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

率 其 徒 持 畚 锸 以 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司马迁《陈涉世家》)

5.文章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请结合他在这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说说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1. ①做知州 ②这,这里 ③到,到…去 ④最终,终于 2. C 3. 率 其 徒 ∕持 畚 锸 以 出 4. (1)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2)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5. 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⑴驱使富民回城,稳定民心⑵筑堤护城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调动军队,分堵守护,身先士卒,亲临一线等(4)请示朝廷筑木岸 【解析】 1.考查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如:①句意:苏轼调任徐州。知:做知州。③句意:苏轼到武术营。诣,到、往、去。 2.考查虚词“于”的用法。例句:介词,在。A.比。B.动词,到。C.介词,在D.从。C句用法与例句相同。 3.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结合全文理解,这句话意思是“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据此可断句为: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①注意重点字“出”“皆”,和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守”。②注意重点词:数:多次。上使外将(jià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 5.此题考查对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联系人物的言行,根据文章所写的事件,从事件中提炼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从苏轼阻止富人出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的人;从动员武卫营官兵协助守城可以看出他足智多谋;他亲临一线,过家不入,说明他以身作则、公而忘私、临危不惧;苏轼决不让洪水毁城,看出他关爱百姓;他派官吏分堵以守看出他足智多谋、善于指挥。 参考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出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开展了“让美永留我们身边”校园公益广告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我来点评)学校学生处针对校园内有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开展“你丢我捡”的活动,呼吁大家与这一不良现象作斗争。宣传员小明在学校走廊上张贴了宣传标语:“你丢下的是品质,我捡起的是垃圾!”可是好多同学看后,提出应该改为“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你觉得哪一种说法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宣传)学校号召大家为校内的几处公共场所撰写公益广告,请你从下面的备选对象中选择两个各拟一则公益广告,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备选对象:墙壁   图书馆   食堂  草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格列佛游记》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神奇的想像、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B.格列佛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正计划简化言辞、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C.斯威夫特笔下的“慧骃国”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是友谊和仁慈的集中体现,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贪婪,嫉妒,是罪恶的化身。

D.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受到国王的赞美与表扬。

E.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承认了英国现存文明,斯威夫特却通过笔下的格列佛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2)《宫廷游戏》中介绍了利立浦特小人国的两种游戏:一种是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斯威夫特设计这一情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膏之沃者其光晔。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⑤鸟欢鱼跃的景象是美好的。《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晴明之景,《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借“晓雾将歇,____________;夕日欲颓, ___________”描绘大自然晨昏变化之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B.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C. 有的人写起文章,洋洋万言,但却探骊得珠;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但却答非所问。

D.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大脑飞快的运转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分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滥用介词,将“由于”删去)

B. 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

C.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句子成份残缺,在“检测”后面加上“力度”)

D. 山林睡了,所以鸟儿们静默了。(强加关联词,使并列复句变成似是而非的因果复句,去掉“所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