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B.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C. 有的人写起文章,洋洋万言,但却探骊得珠;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但却答非所问。
D.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大脑飞快的运转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下列对病句的分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滥用介词,将“由于”删去)
B. 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
C.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句子成份残缺,在“检测”后面加上“力度”)
D. 山林睡了,所以鸟儿们静默了。(强加关联词,使并列复句变成似是而非的因果复句,去掉“所以”)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温泉寺的峭壁上,刻着斗大的四个字:“山泉水暖”。
B. 我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C. 为什么要粜出去呢?你这死鬼。
D. 《一个深夜的记忆》选自《醒来的时候》。(重庆南天出版社1941年版)
根据拼音将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宁静不是消极退缩的同义词,它是看透历史风沙后的平和,是抚平世事纷yún后的tián淡。宁静含有一种震撼生命的力量,它不仅是人生中的一种丰盈和豁达,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抵达和升华。宁静,yùn育着人类的ruì智。

作文。
书有最精彩的一页,人生、自然中的风景同样也有值得我们铭记的精彩一页,那些章节有的荡气回肠,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回味无穷。请以“那精彩的一页”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青月
徐保卫
①山水有情。美丽的香山,歇在美丽的太湖之畔!
②父亲,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那里,出生在一个昏暗的老屋里。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从师学会了木匠手艺,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优秀木匠。后来,能到上海一个大学的建筑设计院工作,也是因为他的不一般的木匠功夫。香山木匠,举世闻名!
③我第一次去香山,是父亲满头大汗用肩膀掮了小小的我去的。一条弯弯的小路,在一条弯弯的小河边。正值桃红柳绿,一路上,风和日丽……在父亲高大的身上,我开心得很,因为还有凉丝丝的薄荷粽子糖。在香山乡下的老屋前,我看见太湖就在不远处,岸边有发青的芦苇在水浪的摇摆下,微微朝我点头。老屋的后面是青青的麦田,还有金子般抖动的朵朵菜花黄。依稀记得,黑灯瞎火,晚上和抽了好多烟的父亲,睡在昏暗的老屋里,我闻着浓浓的稻草味,听着太湖水的阵阵拍岸声……好想家里的小床啊!我,做了一个好怕好怕的梦!梦里的月亮是青青的!青辉下的树影里,像有鬼的样子。
④我第二次去香山,是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去的。已是仲夏了。一路上,汽车颠簸,车窗外的风景,跳动不停!在香山乡下的老屋后面,我看见山岙里有一片乌云在游移……很快,天空下起了雨。细细的雨,朦胧了我眼睛!看着一棵青青的大树下,凸凸的一个小坟头……我终于哭了!父亲,你本来不会这么早早离世的!是大革文化命的汹涌浪头把你淹没了!古典建筑,精美模型,何谓“封建糟粕”?我忘不了啊,那天,把你的不闭眼睛给轻轻抚合……你为什么不坚强呢?你曾经教化我的却是——要坚强!晚上,我孤独地睡在昏暗的老屋里,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有一个梦——是父亲!他在一棵青青的大树下,默默站着……树梢上,明明是一个青青的月亮!
⑤我第三次去香山,是一个清明节,我和姐姐一起去为父亲扫墓。一路上,全是平坦的道路,很快就到了。香山,还是那么美丽!可是,父亲的那个小坟头,不管我们怎么找,就是找不到了。找不到了,那棵青青的大树!乡下的族人告诉我们,那时候,村里“学大寨”,不得已,把土地动用了……混乱中,不知道把你父亲的坟移到了哪里。晚上,在昏黑的老屋里,我等姐姐睡了以后,独自走了出去。希望,青青的月亮,能够领我到父亲的安息处!可是,只听见太湖的呜咽声,只看见香山的沉痛影……哪里有父亲的一陌灵魂?我泪流满面……只能默默念叨——叶落归根,归吧,父亲,你就是香山了!
⑥多年以后,属于父亲的一纸“平反证明”,在我的手里很轻很轻,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灵魂里很重很重!
⑦山不转,水转。现在,我会常常去香山转转。因为,香山常在梦里!在梦里……青青的月亮下,有棵青青的大树:青青的影子里,有父亲默默地站着……过“节”的时候,我不会忘了点上一支掐掉过滤嘴的香烟,朝着香山方向,默默地祭奠!在青青的月亮下面,冥钱的烟火也是青青的……在青青的月亮下面,低头空撒的青梅酒,也是一泼青青的思念泪!
1.请概括一下我三次去香山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2.请你从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具体赏析第⑤节划线句。
3.如何理解第⑥段“多年以后,属于父亲的一纸‘平反证明’,在我的手里很轻很轻,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灵魂里很重很重!”的含义?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请你说说文章以“青月”为题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