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山共/五交辉    B. 康乐以来/非亭午夜分

C. 负势竞/横柯    D. 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2.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1. A 2. 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更多地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解析】 1.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都是“颜色”的意思;B.介词,从/如果;C.向上/在上边;D.绝妙/消失。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及作者情感的能力。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根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知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根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以及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甲文选自《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 年代:南朝 乙文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 年代:南朝梁 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雾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结合诗词内容,具体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早行”之“早”的?

2.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与“啼鸟两三声”一句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B.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馨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______,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_________,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_______,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树人学校初三年级的学生小英、林子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

(小英统计的数据)

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

地区

时间

1956-1966

1968-1976

1978-1986

1988-1996

1998-2006

2008-2016

总计

中国

0

0

0

0

0

1

1

日本

0

0

0

0

1

1

2

美国

1

2

1

1

1

0

6

欧洲

5

5

2

2

2

2

18

其他

0

0

2

1

1

1

5

 

(林子写成的新闻)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

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李白《 _________》)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意,写出正确的字词。

故宫曾经丢了大脸。先是“盗窃门”,展品竟然被游人盗走了,难堪要命;警方破案神速,故宫领导也许太激动了,当即十分高调地给警方送去了锦旗。结果又弄出了一个“错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之“A    ”写成了“撼”。其实,故宫的“错字门”并非此一起,早在2004年就有人给故宫挑错:如体胜堂牌匾的文字介绍中的“洁白无B    ”,错成“洁白无暇”,只是因为当时没有“盗窃门”,而没有被媒体炒大。

A____  B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