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魏寅 (1)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魏寅

(1)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2)为你写诗,写一辈子。媒体报道,94 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 60 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羡不已。

(3)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

(4)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 方式。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5)“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经不起假日考验”。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当你“想静静”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诗集,挑出几首,念给你的恋人,发给你的好友,寄给你的亲人。那么,不论五律还是七绝、中文还是西语,相信对方都能从中读出你的真情。

(6)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的确,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而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正如冯端夫妇,         

(7)“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诚哉斯言。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我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

1.文中作者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第(4)段和第(5)段中,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核心观点,请概括这两个方面。

3.作为一篇文化时评,本文语言雅致生动。请你从文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4.请你在文中横线处,试着用冯端夫妇的事例来分析论述第(6)段中作者的观点。

 

1. 人人都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2. ①诗蕴含感情,能够给人温暖;②诗能够对抗浮躁,抚慰(滋养)心灵。 3. 示例: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写出了诗歌对生活对心灵的重要价值是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 4. 在他们的生命体验里,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享受永远不会居于主流;而从一 位妻子的视角出发,丈夫创作的专属情诗远比钻石更美好、更珍贵、更恒久。 【解析】 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根据开头“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结尾句子“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我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概括出论点:人人都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2.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理解。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此题需要仔细阅读两个文段,仔细阅读相关段落,提取关键词然后概括。可以看出,是从两个方面论述核心观点: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让更多人感到温暖。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 3.考查赏析语言。赏析语言的题目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一是是否有修辞手法,二是是否用到描写方法,三是句式特点。本题从修辞入手即可。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诗歌对生活对心灵的重要价值,去除生活噪音,静谧滋养心灵。 4.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这是近年来常见的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求补写出能够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列举名人事例,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 即围绕哪些方面去写,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来写。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这些情诗的价值远比房子、车子、票子珍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 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⑾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⑿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⒀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⒁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⒂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⒃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⒄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⒅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⒆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

内容

①-⑤

⑥-⑦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⑧-⑩

⑾-⒆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 喜出望外

 

 

2.文章⒀-⒃自然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卖炭翁》: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

③《如梦令》: 知否?知否?_____

④《忆秦娥·娄山关》: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青山遮不住,_____

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不要心急!

⑦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⑧孔子在《<论语>十则》中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__________

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用“__________”,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B. 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定登门看望。

C. 好友从千里之外捎来家乡土特产,却之不恭,最终只好笑纳。

D. 大作已拜读,收获颇多,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望赐教!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 按照《规划》,遵义所辖各县都要修建飞机场,机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 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D. 由于韩美执意举行联合军演,使朝鲜产生了取消元首会面的想法。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 不断实现的过程。

B. 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C. 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的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D. 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