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伟大精神。

C. 《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 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BCD三项正确。A项错误。A.是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子举止大方,温文尔雅,定是公司将来重要的人才。

B.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学到的,它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点一滴的积累。

C.他这种不屑置辩的神情恰恰说明他心中有鬼。

D.金碧辉煌的寺庙矗立在半山腰上,声色俱厉,威严得很。

 

查看答案

汉字积累——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罪行累 (lěi)    婉若     骗(mēng)    潜滋暗长

B. (zhé)         镶嵌     骄(hèng)    浮想联翩

C. 苗助长(yà)      刹那     叨(láo)     遐不掩瑜

D. 栗(zhàn)        移徙     澎(bài)     急不暇择

 

查看答案

读书常给我们带来种种感受和启示,其实,除了读有字之书,我们还会在生活中读到许多无字之书,比如风雨中的一颗小草,比如生活中不向命运低头的一个亲人……

请以“      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舍我一些花籽》,回答下列小题。

舍我一些花籽

张丽钧

①初秋真好。走在公园里,花还在热闹地开着呢,却有花籽成熟了。我喜欢哪种花,就径直去采摘那植株上的花籽,不用担心采错。

②牵牛花我喜欢蓝色的。多年前在超市里买过一包牵牛花种子,包装袋的图片上显示的分明是蓝色的花,可开出花来,却是玫红的。怨着那花不遂我愿,也怨着自己太善挑剔,就这样纠结了好几个月;现在好了,我在开着蓝色花朵的牵牛花蔓上采了上百颗种子,我听见它们争着抢着跟我说:“这下你放心吧,我们保证都给你开出蓝色的花!”

③那年春天,我在菜市场买了两包秋葵的种子,回家种了满满一阳台,我跟我家先生说:“你信不信,等这些秋葵开花的时候,咱家的阳台将成为全楼最美的风景!”“秋葵”发芽了,长高了,绿屏风般,茂盛极了,只是迟迟不见有开花的迹象。公园里的秋葵早就开成花山了,俺家的秋葵却似乎忘了开花的使命。入秋了,一米来高的植株居然在顶部打了小花苞。我搬个小凳子,踩上去,端详那花苞,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人家公园里秋葵的花苞是圆形的,我家“秋葵”的花苞却是一柄长长的绿色小穗。几天后,绿穗上开出花来,微白,小如米粒,细密排列。我知道自己买了“山寨秋葵”,却不清楚这被我精心伺候了好几个月的究竟是何等植物,心里这个闷啊!终于采下两片叶子,拿到学校给生物老师看,结果,生物老师也不认识,只是反复说“这叶子跟秋葵的叶子可真像啊”。拈着那两片叶子,要扔到垃圾箱,打扫垃圾的师傅看见了,问我道:“从哪里采的粟子叶啊?”我一听,大喜过望,遂俯身请教。老师傅说:“这东西结的籽儿叫粟子,可以喂鸟;这叶子跟秋葵是有点像,可它有股清香味儿,人们吃烧烤时,拿它卷肉,可去油腻。”老天!我居然养了一阳台粟子!

④有了“种错花”的经历,如今能够眼睁睁瞅着花朵、准确无误地采花籽,心里那个美、那个得意、那个解气啊!

⑤我采了蓝色牵牛的花籽,又采了粉色秋葵的花籽,还采了一些黄色草茉莉的花籽。当我去采红茑萝花籽的时候,碰上一个老园丁,他问我采这东西干嘛用,我回答:“种啊。”他笑了:“这小贱花有啥种头?”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在心里问自己:“你说你咋就这么近乎神经质地稀罕着这些‘小贱花’呢?是因为她们亲切,还是因为她们皮实?或者就是因为你自己原本就是一朵跟大富大贵无缘的花呢?”

⑥我是带着感恩的心采摘花籽的。边采摘边在心里说:“谢谢你舍我一些花籽!”谢谁呢?谢天?谢地?谢植株?我说不太清,反正就是觉得该谢。

⑦“保真”的花籽带给人踏实的欣悦。在一粒花籽上想象花开,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

⑧我家先生收拾出了一个三平方米左右的空调外机间,本想堆破烂用,我央他把这个空间送给我做花房,他慨允,却讥诮我道:“整个一个农妇转世!又要种一花房粟子?”现在,我骄矜地揣着一裤袋大地馈赠的花籽,突然有了想法——我要让花房的北篱笆(刚刚网购的)上爬满蓝牵牛,西篱笆上爬满红茑萝,再把所有空花盆都种满粉秋葵和黄茉莉。等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家花房花开正盛。到时候,我或许会拉上老闺蜜,得意洋洋地跟她说:“走,上我家的‘袖珍花房’喝杯咖啡去!我要让你亲眼看看,我怎样成功偷得三平方米的夏天……”

1.作者在叙述“种错花的经历”时,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次经历。

2.本文语言生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现在,我骄矜地揣着一裤袋大地馈赠的花籽。

(2)从修辞或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自然段里的划线句子。

“秋葵”发芽了,长高了,绿屏风般,茂盛极了,只是迟迟不见有开花的迹象。

3.文中的“花籽”明明是“我”采的,却为什么取题“舍我一些花籽”?通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4.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它们在表现手法及情感上的共同点。

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②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③花房的北篱笆(刚刚网购的)上爬满蓝牵牛,西篱笆上爬满红茑萝,再把所有空花盆都种满粉秋葵和黄茉莉。等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家花房花开正盛。到时候,我或许会拉上老闺蜜,得意洋洋地跟她说:“走,上我家的‘袖珍花房’喝杯咖啡去!我要让你亲眼看看,我怎样成功偷得三平方米的夏天……”(张丽钧《舍我一些花籽》)

 

查看答案

阅读《上海田子坊》,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田子坊

①“上海新地标”田子坊建成开坊已逾十年。如今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小里弄街坊”志成坊,到本世纪伊始的“国际文艺范”田子坊,这一华丽转身,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嬗变、商家的创意,更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彰显着海派风情的人文底蕴。

②成就田子坊文化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田子坊地处原来的法国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这一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得田子坊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既有上层社会居住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生产区。建筑风格包容了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等等。田子坊由此也成为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不仅如此,田子坊内还有大片的石库门建筑,而且还有上海少见的“面对面”石库门。

④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田子坊依然居住着一些原有居民,他们弄堂里的生活形态,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生活方式,为田子坊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⑤原来的居民将住宅租借给创意产业,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对内部进行装修,而红砖墙、黒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等建筑外观没有改变。而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内部则空间庞大,适宜改造以适合艺术家们的工作需求。而且,这些旧厂房租金低廉,适合那些对租金敏感的艺术家们。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展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尔冬强的工作室则具有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两台吊车不只是摆设,它照常能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时光穿梭中来回奔跑。

⑥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整体模式不仅使历史文化遗迹得以完好地保存,而且这一创举使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到只有7年,使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如火如荼地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前景。

⑦如今的田子坊成了各种文化的聚宝盆。结合老弄堂、工厂和石库门衍生出老上海时的旗袍、丝巾、老日历等商品,彰显了浓郁的老上海风情;剪纸、刺绣、戏曲脸谱、雕刻等元素的应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回力鞋、老铅笔盒、搪瓷缸和毛主席像、红色标语等,则刮起一股复古的文化风潮;更有深受白领和学生青睐的音乐、咖啡、摄影、品茶等溢满小资风情的慢节奏西洋文化。

1.第⑥加点词“旧瓶装新酒”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第⑥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的优势是什么?

4.下列从文中提取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

A. 田子坊是上海的新地标,原名“志成坊”。

B. 田子坊是上海建筑类型最丰富的一个街区。

C. 田子坊是创意文化产业,其特点是“融合”。

D. 田子坊对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具有深远影响。

5.假如以“田子坊的创意文化”为题,那么文中的哪些段落可略写?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