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___。(《沁园春·雪》毛泽东)

(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乎!(《岳阳楼记》范仲淹)

(3)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4)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5)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6)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__________。(《行香子》秦观)

(7)爱上层楼,_________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8)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欲与天公试比高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人有悲欢离合 (4)怀旧空吟闻笛赋 (5)晓镜但愁云鬓改 (6)豪兴徜徉 (7)为赋新词强说愁 (8)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诗文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1)—(7)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下句即可,要注意“合”“吟”“赋”“鬓”“徜徉”等字的书写;(8)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帆”“沧”等字的正确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正楷字将成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查看答案

阅读席慕容的散文诗,完成作文。

左岸是忘记    右岸是铭记(节选)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明白——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这,值得铭记》

题目二:《这,还是忘了吧》

要求: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 500 字。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毕业纪念册的序言往往能唤起我们的美好回忆,或表达对未来的展望。请从“微笑”、“梦想”和“祝福”中任选一个关键词,联系你的初中生活为纪念册写一篇序言。

要求: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5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智取生辰纲》中白胜所唱之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释)①祈雨:祈求龙王降雨。②朱门:泛指富贵人家。③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1.箫管迎龙的原因是    ,农夫心如汤煮的原因是    。(用原诗句回答)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 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jiè) 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 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一小舟______

(2)余饮三大白而别______

(3)大雪深三尺______

(4)坐久清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3.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

A. 舟中人两三粒

B. 从百步街旋滚

C. 义不杀少杀众

D. 广起,夺杀尉

4.《湖心亭看雪》一文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5.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都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