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一词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毛泽东。其中“沁园春”是词的题目。
B.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课文《敬业与乐业》中,课题“敬业与乐业”就是论据。
C.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令爱、惠存、高寿、借光、赏脸等都属于敬辞。
D.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觞、樽、玉钟、瑶盏、玉壶等都是酒杯的美称。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1)百废具兴
(2)沙鸥翔集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肯将衰朽惜残年
古诗文名句默写。
(1)野芳发而幽香,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2)露从今夜白,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咸阳城东楼》中最能表现诗人“许浑千首湿”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
(5)秦观的《行香子》中写百花争艳,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生气蓬勃的诗句是:_____。
按要求完成两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diān)A 峰,那一诗歌的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jiān)B 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泛。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1)填入 A、B 两处的汉字分别是:
(2)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靓”选择正确的读音( )。
A. jìng B.liàng
(3)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纠正。
任选一题作文。
(1)人生是一个不断“寻”的过程,也许你寻觅过自然的美景,寻找过逝去的美好,探寻过科学的奥秘,追寻过伟人的足迹……请以“寻”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体裁不限。
要求: 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少华
①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③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已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④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多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⑤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⑥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⑦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⑧“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1.本文作者写了寻春时所见所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视野 | 所见 | 所思 |
出城后 | 蓟塞披沙,燕山负雪,一片衰草 | 责怪自己春游太早 |
山脚下 | ① | ② |
山脚下 | 草色又浓了些,也扩展了 | 悟到“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
2.文章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有什么好处?
3.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衰草连天的景象?
4.请赏析文中第④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第⑦段划线句“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6.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字数不超过所给字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