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瑞金市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讲红色经典故事”的演讲活动。
B.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C. 作为一档纯原创且聚焦声音艺术的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目前的微博话题讨论量将近大约133.3万。
D. 出席两会的代表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履行好参政议政,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茨威格在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眼睛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B. 难道两封家书总失落了不成?一连又候了两天,都是杳无消息。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大多数家族企业是由核心人物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奋斗成就一番事业的。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chì)热 默契 殚精竭虑(dān) 和颜悦色
B. 解剖(pōu) 诘责 为富不仁(lén) 凌空翔舞
C. 歼(jiān)灭 凛冽 屏(bíng)息敛声 谆谆教诲
D. 甲胄(zhòu) 迁徙 广袤无垠(yín) 深恶痛嫉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
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②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③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一)次 北 固 山 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_____季,从“_______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像你这样布置起来,我想起了旧社会的天桥。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形梯子的。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儿子对我说:“妈妈,猜猜信里有什么?”
我说:“一封感谢信。所有的投稿者都会得到的答案。”
儿子说:“我猜是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仪式,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们这儿的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样张扬。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选自中国画报出版社《毕淑敏·儿子的创意》)
1.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2.倒数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作简要分析。
3.《儿子的创意》中,“男子汉”的形象鲜活可人,任写出文中一种人物描写方法,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此描写的传神之处。
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你赞成谁的看法?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