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张贵勇
①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国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全周不再“黄金”。
②假期补课真的有用吗?孩子休息几天就是罪过?孩子一刻不得闲地学习,才不负光阴?其实,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就反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自主掌握的时间。”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此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此种望子成龙之心情也能理解,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③许多家长常告诚孩子,学习要从硬记转向理解,从死学转向会学,殊不知家长自己也要从操控转向激励,从依循经验转向尊重规律。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是合格家长的标志,才能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和智慧。相对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时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④其实,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一位家长的话似乎代表了不少父母的心声——“许多同事的孩子不但会背唐诗宋词,还能唱歌跳舞,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让我既羡慕又担心,生怕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后面。”这种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就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结果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父母劳心费力、焦虑不堪,孩子没有闲暇,没有幸福感,变得厌学乃至厌世。而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⑤大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到某门学科的学习,家长们都要认清规律,懂点“科学”。以外语学习为例,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只要是外国人就是外教;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外教课;中国老师不如外教,教不好英语……种种认识均陷入了误区。懂“科学”的家长们不会过于看重牌子、招生宣传简章,而是审查外教资格证。
⑥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长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家庭教育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孩子多游戏,多感受世界。学习外语时,给孩子找一个靠谱的外教,抑或陪伴孩子从听读英文绘本开始;到了假期,不妨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⑦眼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该过度宣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学习经,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识上来,让孩子有玩耍、发呆的闲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倘若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航,兼顾孩子的年龄、性别等普遍规律和个性、爱好等特殊规律,那么家庭教育也该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选自2017年10月9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有何作用?
3.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期补课,会让孩子成绩快速提升,这种想法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
B. 一个合格的家长在于,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C. 不懂“科学”的家长会陷入知识的误区,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
D.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5.现实中,超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中、高考竞争,已发展到从早教识字背诗,再到双语幼儿园、“小升初”选拔学生。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
名著阅读。(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
古诗文名句填空。
(1)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行路难》李白)
(3)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4)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此事”指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中有不少引用典故来表达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加点词语。
(1)薄暮冥冥(________)
(2)微斯人 (________)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
(4)雾凇沆砀(________)
根据拼音提示写出汉字。
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míng)____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jiè)____。她把良师益友介绍给我们,使我们认识(qì)____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她把智慧勇气赐予我们,让我们从狭(ài)____的山谷走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附加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以上著名诗篇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主要诗集有__________等等。诗中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__________。
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3.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__________河流、风:__________黎明: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