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战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件。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蜒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千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人读书的时候,应该多一些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1.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
B. 第④段作者从正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
C. 文中④到⑥段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D. 第⑦段总结全文,再次提倡慢阅读,并列举了慢阅读的诸多好处。
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慢阅读”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B. “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
C. “慢阅读”需要读一 些有用的书, 如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等。
D. “慢阅读”让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件
3.结合第⑦段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举一名著为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 风力虽尚劲
B. 士大夫翕然称之 / 往来翕忽
C. 常被发面铜具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 是时西边用兵 /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登 辅 弼 书 史 策 配 享 宗 庙 为 宋 名 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凝,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河阳之北(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
(3)固不可彻(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 如太行、王屋何? (2)甚矣,汝之不惠。
3.对《愚公移山》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愚公的子孙杂然相许,赞成并付诸行动。 愚公的妻子则持反对意见。
B. 京城氏的遗男,虽然年幼,却非常热心,帮助他们移山。
C. 愚公不愚,其移山精神不仅感动了天帝,而且鼓舞了炎黄子孙。
D. 智叟不智,他只看到愚公的力量小,没有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继8月14日至24日“圆梦中国人”百姓宣讲活动全国巡回宣讲团宣讲结束之后,连日来,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海南、湖北、河北等省分别结合当地情况,举办数场宣讲活动,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图文直播等形式吸引网友关注。
宣讲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活动,以真人、真事和真实情感,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自觉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的追梦圆梦的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圖梦中华,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一份倡议书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
同学们,诚信是最宝贵的品质。(A) 我们号召大家讲诚信,是因为诚信带给我们更关好的生活。就让我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吧! (B)只要人人都讲诚信,文明之花就会开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C)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诚信的道路上走得踏踏实实;(D)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载着诚信之舟,驶向前程似锦的明天。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B. 春节期间,在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C.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在工厂生产后直接安装在海底,其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真是雕虫小技啊!。
D. 到2049年,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不我待,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