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B. 春节期间,在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C.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在工厂生产后直接安装在海底,其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真是雕虫小技啊!。

D. 到2049年,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不我待,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C 【解析】 C项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后来也用来比喻做事情时使用的不过是小技术而已。此题明显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

(1)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wèi jiè _________

(2)我也duān xiáng_________了一下那个人。

(3)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ù xiè zhì biàn_____________的神气。

(4)盼弟善为抉择,wèi yǔ chóu móu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 。 (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水调歌头》中体现词人乐观、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你真没想到的事,每一次的真没想到都是一份努力的成果 ; 或许那一次的真没想到,让你挑战自己,让自己更进一步; 或许那一次的真没想到,让你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或许那一次的真没想到,让你收获了爱……        

请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贮录:储存,收存。 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未展:来不及。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母食铛底焦饭

装一囊

③撒盐空中差可

④未若柳絮风起

公大兄无奕女

⑥时人以为纯孝报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②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B.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C.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D.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4.根据上面两则短文,请分析陈遗和谢无奕之女谢道韫身上所具有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

③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铪铬面吃哈。”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④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⑤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⑥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⑦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氩。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周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⑧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铪铬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⑨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⑩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⑪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7年第11期  有改动)

1.请结合全文内容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A.名落孙山,暴怒无常→   B  →  C   →D. 见母月下劳作,心酸落泪→   E

2.阅读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简要分析这句话人物的心理。)

②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指出加点词语的含义)

3.题目“开在心灵的荞麦花” 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4.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