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近日,盐城博文中学开展以“走近城市名片——大铜马”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综合性学习。

近日,盐城博文中学开展以“走近城市名片——大铜马”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邀你一起来参与。

(1)(大铜马历史)

盐城大铜马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的俗称。塑像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为青铜浇铸而成。自1986年9月建成以来,一直是盐城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荣标志。从“中市桥”、“忠字塔”、“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到“大铜马”,随着历史的积淀和造化,盐城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城市基点,城市的四方从这里开始。多年来,铁军雕塑一直是盐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以新四军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盐城城市名片。

以上文字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大铜马,请简洁的文字分点概括。

(2)(大铜马新貌)2009年,由于快速公交项目BRT的修建,大铜马被暂时迁离原地。今年9月29日,大铜马已复位。国庆期间,市民们纷纷来到市中心拍照留影。

结合以下两幅市民所拍图片,向你远在外地的好友描述这幅图的构成。

 

图一          图二

(图片说明:图一为马头朝东的正面照;图二为马头朝东的背面照)

 

(1)①大铜马的大小及材质;②大铜马的历史变迁;③大铜马的城市意义。 (2)示例:一位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高扬前蹄的战马背上,面向朝阳昂首东望。 【解析】 (1)考查对材料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概括即可。如“塑像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为青铜浇铸而成”为大铜马的大小及材质。“自1986年9月建成以来,一直是盐城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荣标志……随着历史的积淀和造化,盐城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城市基点,城市的四方从这里开始”为大铜马的历史变迁;“多年来,铁军雕塑一直是盐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以新四军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盐城城市名片”大铜马的城市意义。 (2)首先要仔细观看图片,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结合题干的“大铜马新貌”和“图片说明”,抓住主体形象“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从人物穿着、人物行为等方面进行描述。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根据小说《格列佛游记》,回答问题。

①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在      (国家名称)有            两种宫廷游戏。

②在飞岛国的拉格多科学院里,格列佛见闻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科学研究”,请写出其中三个。

③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说说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写出两点)

(2)根据小说《简·爱》,回答问题:

①《简·爱》是十九世纪      国著名女作家      (人名)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      色彩的作品。

②“一个清晰而离得很近的声音突然说:‘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个这样称呼的她。’”

片断中“清晰的声音”来自      (填写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     

③从整部作品看,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

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让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A. ④①②⑤③    B. ⑤③①②④    C. ⑤③④①②    D. ④①⑤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众多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B. 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C.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两海两绿”发展方针,全市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D.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记。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班长在语文课上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全班同学目不暇接

D. 美术馆里,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泽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串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炼,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节选自林清玄《清净之莲》)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______    污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应改为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