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文章第①②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 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诗中有画”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景物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再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高山虽没有流水的灵动,但巍峨沉稳;莲花虽没有牡丹的雍容,但高洁可人;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背影》语言平实自然简洁,不造作,生活气息浓厚。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D.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以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浙江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 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