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聒燥 拙拙逼人 按步就班 杳无音信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聒燥     拙拙逼人     按步就班     杳无音信

B. 炫目     无动于衷     尾尾动听     风度翩翩

C. 肆虐     大相迳庭     循规蹈距     不言而喻

D. 喧嚣     劫后余生     矢志不移     见异思迁

 

D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项:聒噪咄咄逼人 按部就班 B项:娓娓动听 C项:大相径庭 循规蹈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细(qiān)  锐不可(dāng)   (tí)    亮(zhèn)

B. (qī)    惟妙惟(xiào)   (xiè)   土(nián)

C. 石(sǔn)   重峦叠(zhàng)   制(è)     那(shà)

D. 篱(fān)   然不同(jiǒng)   (fèn)   匀(chèng)

 

查看答案

请以“因为你,我爱上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横线上的题目补全(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颈联通过哪些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①,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②,鼓若山腾,浚波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②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③浚(jun)波:大的波浪。④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 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略无_______

(2)虽乘御风_______

(3)深悸魄_______

⑷河中广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 春冬时/非驷马追也

C. 水非石凿,能入石/学不思则罔

D.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着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光

周进平

父亲突然回来了,他所在的石灰厂垮了,他成了一名普通农民。心情郁闷到极点。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儿,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特别是经济上的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我们都很害怕,格外地小心,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起来,不得不向亲戚借钱度日。这种变故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我们兄弟几个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有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小孩子最容易感受到周边喜悦的气氛,一下子心里就感到很振奋了。

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这天,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遍地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于是,失去工作的父亲干起了挖藕的营生,这相当于他临时给自己找的工作。

于是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我们的作业做完,母亲的饭也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回来了。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称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堆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吃止痛片。

在弄清楚了父亲在挖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到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我沿着湖堤来回地跑,不停地呼喊,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怕饭菜很快凉了,更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了起来,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四下望了望。

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

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那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冷得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他一边打开饭盒,一边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从村干部到厂里的中层领导,应该来说还是比较顺利,中年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那段最困难的年月,应该是父亲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文章中“我”的心情随着父亲的情况而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我的心情

父亲的情况

父亲失业,家庭突遭变故

焦虑  害怕

放下心来

找到了父亲并把饭送给了父亲

 

 

2.文意多次写到父亲挖蓬藕之地的“寒风”与“黑暗”,请说说这样描写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到称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请说说画线字的表达效果)

(2)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冷得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为什么“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的消了下来”? )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5.请说说题目“父亲的光”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