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笨笨的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笨笨的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别人六岁就读书,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了,都朝我大笑。

又一天,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起先打算把碎片藏起来,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打消此念,把碎片扫到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小时候家里不宽裕,父母很少给我零用钱。有一次,我偷偷从储蓄罐里拿了些硬币去买荸荠吃,回到家却忘了这荸荠来路不正,乐呵呵地拿去给父母吃。他们问是哪来的,我心慌了,结巴半天才小声回答:“是……路上捡的。”幸而父母念及一片孝心,只罚我跪洗衣板一个钟头。

也许由于智商有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兢爬上窗台。那片姹紫嫣红就在眼前,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忘了窗子没有插锁。突然间那窗子开了。我随即像球一样从二楼掉了下去,狠狠摔在地上,眼冒金星,只觉得脑子乱哄哄的,接着就晕过去了。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父亲得知我出了事,骑上单车就跑,心慌意乱中竟撞到了水泥电线杆,还跌倒在水洼里,一身是泥。他爬起来,车子也不要了,拔腿就往前冲。到了医院,他气喘吁吁地问护士我在哪里,声音都哽咽了。

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单。医生担心脑内可能有淤血,警告说必须设法让我一直保持清醒,否则有生命危险。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一声声呼唤既柔和却又有力,平稳却又充满焦虑,还搀杂着心疼与希冀。两天后,我终于清醒过来,回到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医院没有多余床位,父母就窝在椅子里或靠在床头过夜。我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瘦,眼睛里的血丝一天比一天多,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疚感觉。父母要照顾我,又要兼顾工作,已经疲惫不堪,昂贵的医疗费更是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尽管这样,他们依然给我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例如以往过年才有得吃的零食,我一直想要的那件漂亮衣服以及漫画书。

一天,母亲抱着一个会笑的布娃娃进来,我当时就哭了。我问:“妈妈,你就从来不嫌我笨吗?”她说:“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孩。”我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睛,认真地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想上学。”母亲起初不肯,但我一再坚持,她终于点头了。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有许多天须由父亲背我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望着平时不喜欢的学校,觉得它变得亲切又美丽,我喜欢上它了。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很轻易就进入了崭新的学习世界。上课也变得专注了,而且发现数学公式原来是这么有趣。

我的学业不断进步,渐渐变得自信开朗,连教师都感到惊讶。但我一直没告诉父母我学业成绩今非昔比,他们也善意地从不过问。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但我不动声色,回家吃完晚饭,才从口袋里取出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成绩单时安慰我说:“没关系,你的头受过伤。”他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把湿手在围裙上擦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睛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可是他们把好消息只告诉了一直关心我的邻居大妈,邻居大妈笑着说,我那一摔非但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想不到还让我开了窍,变聪明了。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让我一下子长大的,是在那48小时的昏迷中模模糊糊听见的母亲带泪的呼唤,在晕眩中感知父亲紧握着我的手,一睁开眼就看见他们憔悴的面容上满是喜悦,眼眶里则满是泪水.住医院的那半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泪水冲洗掉蒙蔽我心灵的灰尘,日益深刻的爱让我有了一个愿望----我要好好读书,答谢父母.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其实,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爱.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再笨的小孩,只要有父母的爱和呵护,一样可以成才的。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哽______  ②疲______  ③憔______  ④______

2.解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

(2)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3.文章开篇“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她的“笨的”?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回答。

4.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

5.文中画线语句“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从“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到“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让我发生如此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7.“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 yè bèi cuì hē 2. (1)文中指我以往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心思不专。 (2)文中指那学年结束我出乎意料的第一次考了全年组第一名。 3. ①“我”刚上小学,把老师说的“脚踏实地,努力学习”说成“脚板印”。②“我”打碎花瓶,诚实和妈妈讲述老师告诉的话。③“我”偷拿零用钱买荸荠,给父母吃,被发现。④“我”的学习成绩,让父母脸上无光。 4. 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当母亲得知“我”摔晕后,急切焦虑的样子,突出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的重要。 5. 承上启下的过度段,承接上文我的懵懂,引起下文我思想转变原因的叙述。 6. 是“我”住医院的那半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是伟大的父母之爱促使我的改变。 7. 结合生活实际,围绕“成长需要彼此的扶持和关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呵护关爱”即可。 【解析】 1.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字形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咽”是多音字,yān、yàn、yè,“哽咽”读作“yè”。“惫”可通过形声字来辨析读音。“呵”不要读成“可”的读音。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不仅要知道词语的本义,还有结合语境理解出语境义。“心猿意马”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这里指以往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破天荒”本义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这里指那学年结束时,我竟然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围绕“笨”来梳理关于“我”是几件事。先是第二段写上学第一天,“我”不理解老师上课讲的“脚踏实地”的意思‘第三段写打碎花瓶后,我老实承认等着挨骂。第四段写“我”偷拿零用钱买荸荠给父母吃,被罚。第五段写“我”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成绩却不大理想。 4.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苍白如纸”作者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我”摔晕的消息对母亲的巨大心理冲击;“我的孩子”是语言描写,写出了刚刚苏醒的母亲对我的担忧牵挂、写出了她急切焦虑的心情。全句通过对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 5.考查句子的作用。中间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文章开头几段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懵懵懂懂长到九岁,引出下文“我”的思想发生转变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句子的上下文,“让我一下子长大的,是在那 48 小时的昏迷中模模糊糊听见的母亲带泪的呼唤,在晕眩中感知父亲紧握着我的手,一睁开眼就看见他们憔悴的面容上满是喜悦,眼眶里则满是泪水。住医院的那半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梳理概括出需要的信息,即是父母的爱,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 7.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根据文章末尾的句子“再笨的小孩,只要有父母的爱和呵护,一样可以成才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在父母爱的感召下,自己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溥幼嗜学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

1.“日沃汤数次”中“汤”字的意思是(      )

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名______,字仲尼,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三十而________

(2)为人谋而不________

3.本文所选内容是围绕哪两个方面展开的?

4.孔子认为对别人的优缺点应如何正确对待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5.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很多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查看答案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伯牙与钟子期更是一对千古传诵的好友典范,请你结合对友情的理解,完成下联。

上联:朋友情深似海

下联:         

 

查看答案

请在相应的位置端正的书写名句。

(1)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2)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马致远》

(3)《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漫步语文世界,常能欣赏到一幅幅理想的生活画卷。②不仅这里有大漠孤烟的苍凉雄浑,有小桥流水的柔婉秀丽    (。  ……)③      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

(1)给第②句话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②句中“不仅这里有大漠孤烟的苍凉雄浑”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给第③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