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最美的时光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可兼有多种表达方式;②全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最美的时光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可兼有多种表达方式;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参考例文 最美的时光 儿时,最盼望着到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家的东边有蔚蓝的海;西边有高高的山;南边有成片的果林;北边有大大的麦场。奶奶最喜欢领着我漫山遍野的玩,玩到夕阳西下,奶奶和我相互依偎着一人捧半个冰凉冰凉的西瓜,坐在凉哇哇得竹席上,望着西边橙红色的太阳。 夜晚,东边吹来的海风沐浴着我的神经,奶奶靠着摇椅,我靠着奶奶,嗅花香听摇椅“吱呀”作响,与奶奶欣赏西上夕阳西下。奶奶望着遥远的夕阳,余辉不偏不倚的落进奶奶的眸子里,那双眸子闪过一丝不舍,当奶奶转过头望向我时,那丝不舍仿佛如轻烟随风消逝了。奶奶亲亲我的脸颊,闻闻我的秀发随我拱进她怀里,搂着我哼着小曲,双双深入梦乡。后来时光荏苒,我再也没有回到过花房,但每年奶奶都会给我寄信,信中总有几朵我最喜欢的小花。后来的后来,奶奶走了,在我离开花房的第六个年头。那天我忍不住心中的悲痛,重返花房。我抚摸过每一片花、每一片叶,一遍又一遍的呼唤奶奶,一下又一下的摇动摇椅。可,我发现依旧是曲终人散,物是人非。我缩进摇椅里,望着天空守着剩我独自一人的花房,回想最美的时光。 火红的夕阳映在天边那一抹云上,洁白的云被添上一层温暖的颜色,那暖暖的橙红色晕染了整片天空。我坐在老藤树做的摇椅上,望着天空,守着花房,想起当年最美的时光。 有一次,奶奶拉着我的小手,穿过好几道门槛来到后院,我推开沉重的大铁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花海,香气犹如海浪一般一波一波扑面而来,花海上浮着一个摇椅,幻似海上的一叶白帆甚是美丽。我瞠目结舌,多年来我未曾想过沉重的铁门居然锁着如此美景。奶奶笑着用她那双生满老茧并布满褶皱的手温柔的抚摸我的发,我抱着奶奶,直勾勾地盯着她的脸庞,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细致的观察我的奶奶。奶奶那蜡黄又泛着橙红的脸被时光刻上了深深的痕迹,我在那些时光留下的印迹中,发现了许多我与奶奶的记忆碎片。我不禁紧紧抱住奶奶,像是要揽住属于我的回忆。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解析】 作文标题“最美的时光”。这个题目范围本身比较宽泛,我们可以从与谁共度最美的时光去考虑。如家人、老师、同学、朋友、陌生人、一花一草、一山一水等。写人时需要作者感情真挚,举例得当,语言流畅。注重人物叙述时要体现作者对此人此物的情感倾向,以便突出中心。也可以另辟蹊径,从好时光的角度出发如(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为主要叙述点,因此与谁共度不再重要,珍惜某一段时光才是最重要的,此时文章中心则体现为寸金寸光阴,以怀念过去或者畅想未来为主要方向,由此展开写作。描写人物时,要符合人物形象,从客观角度出发。“美好”则是从亲情、友情、励志、成长、责任等正面的角度出发,起到发人深省、传递正能量的目的,符合社会主流大方向,起到榜样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本文围绕“鱼”写了那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理解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3.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

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4.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

5.“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6.“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诗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写法?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女杀彘/人谋而不忠乎

B. 教子欺也/对子骂父,则无礼

C. 子而不其母/日中不至,则是无

D. 其子随而泣/妻止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概括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意思。

(1)陈太丘与友

(2)太丘舍

(3)尊君在

(4)下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填空

《朝花夕拾》中描写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有严谨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_________,有勤奋正直追求革命又备受打击迫害的_________,有愚昧迷信却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有方正质朴又博学的寿镜吾先生。

(2)有人说《西游记》中悟空总是相信师父的,可唐僧未必信任悟空。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结合小说情节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