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题目。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所以”连接的两个句子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小题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小题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是______代文学家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______
(2)怀民亦未寝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
(4)盖竹柏影也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B.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