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题目。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

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题目。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所以”连接的两个句子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

 

1. 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2. 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3. 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4. 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评价: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现代文阅读。题目主要涉及到文章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和反语的修辞手法。 1.本题考查指示代词的指代作用。在文段中找出该词语的具体位置,然后再上下文中寻求答案即可。第一个“他们”指代:日本“爱国青年”或者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第二个“他们”指代:(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2.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作者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一声”深深地刺伤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因此,作者觉得特别刺耳。答此题要考虑到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中心。 3.本题考查“反语”这种修辞的用法。结合“我”当时在面临“匿名信事件”时的心情来理解该句子即可。这是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小题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小题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是______代文学家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______

(2)怀民亦未______

(3)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

(4)竹柏影也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B.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