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各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

(2)《二十孝图》批判了“______”和“______ ”的孝道。

 

(1)长妈妈(阿长)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2)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解析】 (1)本题考查了人物。本题要结合《朝花夕拾》来理解。《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不仅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作者的老师。 (2)本题考查故事情节。《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你喜欢这段腰鼓舞的描写吧,你也试着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描写一个场面好吗?

 

查看答案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在答案卷上改正。

骄揉造作    风驰电掣    鬼使神差    重震旗鼓    鸭雀无声

锋芒毕露    义愤填膺    顾名思义    气冲斗牛    金壁辉惶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jiá然而止______剑拔nǔ张______chèn语______归xǐng______

阒不见人______锲而不舍______鲜为人知______殷红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当涉猎

②自以为大有所

③即刮目相待

④肃拜蒙母

⑤能手马鞍

⑥有友人与之而不能答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亮唱歌的夜晚

胥加山

①晚风随着中秋节的明月徐徐吹来,我站在阳台上默默地等待月亮挂在树梢上歌唱。今晚的月亮会妩媚地出现在东边的天际,皎洁的月光,使我想起儿时的童谣:八月十五月儿明,爸妈忙着做米饼,菱角、鸭梨加月饼,月亮仙子你爱谁?

②对着冉冉升起的明月,我默唱着儿时的童谣。沿着时光的隧道,我似乎又回到了躺在老家梨树下的藤椅上听月亮唱歌的夜晚……

③那个年代,过节处处充满着欢乐的气息。年年的八月十五,那是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备有野菱、长藕、鸭梨、花生和一摞摞米饼,还有那用计划才买到的仅有两三块红绿丝夹心的月饼。

④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在月亮升起来之前,家家户户门前的院子里,都会摆着一张大大的方桌,上面摆满了一盘盘野菱、花生。最招引孩子们的还是那一摞摞“米饼塔”尖上的一两块月饼,因为敬过月神后,孩子们就可尝到一年才有一次的月饼。方桌上,一定有一盆清澈的水,那盈盈的满月升空以后,盆里的水面上就会浮现另一轮月亮。据说,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象征着日子过得吉祥、圆满。

⑤当我坐在自家院里老梨树下,端详着东边天际渐渐升起的月亮时,孩子们的童谣穿过晚风,穿过月光,隐约而缥缈,像从天际中传来,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闹。我知道,此时,灶膛里的火被父亲烧得旺旺的,灶台上的母亲忙着在锅里贴米饼,他们流露出孩子似的喜悦,不停地喊我们的乳名,要我们端米饼上桌,生怕在敬月神上落后于别人家。

⑥我和弟弟早早地端来满满一盆清亮的水,小心地放在桌中央,在水盆四周我们认真地摞起“米饼塔”,只等父亲拿来仅有的两块月饼加封“米饼塔”尖。坐在梨树下,听那或远或近的童谣声,不自觉地也哼唱起来,心情被月光照得清澈如水。

⑦月亮的传说在敬神后,被奶奶演说得惟妙惟肖,好像一部美丽的童话。随着我们咀嚼月饼的声音,那一轮带晕的月亮,开始升上了天空。或许,等待了很久的吴刚,还有那月桂树下的玉兔,也在等着嫦娥仙子舒展那宽广的衣袖……

⑧我注视着渐渐升高的月亮,望着她渐渐脱去那层雾霭一样的面纱,露出晶莹透亮的脸庞。我曾在一本童话书里看过,月亮在最美丽的时候会唱出美妙的歌声。我想,今晚的月亮一定有着和我一样的好心情,她定会把动听的歌声洒落在我家的梨树下,我等待着月亮唱歌的时刻来临……

⑨许多年过去后,当我对着澄净如玉的月亮轻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时,倍感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仿佛回到孩提时代。

⑩如今,月亮依旧在每年八月十五照临我家高楼上的阳台,可迷茫的尘世早已令我失去童年时澄静的心情,等待月亮唱歌的心情也早已随着岁月逐渐被磨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过对月亮的渴望,但在今天晚上,我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寻找到儿时那个听月亮唱歌的夜晚。就我一个人,默默地等待渐渐升高的月亮,等她送来吉祥、圆满,为我沉寂多年的心灵送来美妙的歌声。

⑪只是,我无法预知,童年时曾在天上发出过美妙歌声的月亮,会不会在今晚,继续唱出那令人沉醉的歌声。因为我的五周岁大的儿子,他宁愿哼唱“爱着你,想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也不愿听我哼唱半句童年的歌谣:八月十五月儿明,爸妈忙着做米饼,菱角鸭梨加月饼,月亮仙子你爱谁?

1.按照提示,用简炼的语言在横线上填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中秋节夜景触景生情→____________→今天过中秋节的感受。

2.题目“月亮唱歌的夜晚”有什么妙处?

3.文章的⑤-⑦段描写一个浪漫而美妙的生活氛围,这里有:随风传来飘渺的童谣,顶上加封月饼的米饼塔,还有____________

4.文中说“我等待着月亮唱歌的时刻来临……”,“我”等待的除了“月亮唱歌”,还有什么?

5.结合文章结尾的两段,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