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乙)郑玄①,字廉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啬夫②,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③,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④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⑤,事扶风马融⑥。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责,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⑦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念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注释)①郑玄:人名。②啬夫:官名。③第五元先:人名。④张恭祖:人名。⑤卢植:涿郡,地名。卢植,人名。⑥扶风马融:扶风,地名。马融,人名。⑦高业弟子:高材生。

 

1.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录毕,走送之  毕:  (2)融素骄贵  素:  

(3)未尝稍降辞色   辞:   (4)玄日夜寻诵  寻: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父数怒之,不能禁。

3.甲选文中的宋濂和乙选文中的郑玄在学习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 (1)完,结束(2)一向,向来(3)言辞(4)探究 2. 抄写完,跑着(或赶紧)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父亲为此多次发火,也制止不了他。 3. 执着(坚持》,勤奋。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辞”是“言辞”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毕:完结;走:跑;逾:超过;数:屡次;禁:禁止、制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欣赏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②霁:雨止。

1.此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三(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庭”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筹谋,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下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子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选文中这一人物名叫____________。从全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查看答案

填空。

①《观沧海》中表现远大抱负,想象之景,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查看答案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  (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  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