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语段一:有一次,A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语段一:有一次,A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靠行乞。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我记得有一、二次当A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润湿的。在那次暴动中他的省里有几个饥饿的农民因到衙门要粮而被砍了头。有一个战士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到A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他们又说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的。

语段二:小小的窑洞里非常热,他却把身子向床上一躺,脱下了裤子,向着壁上的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了二十分钟——偶然只有林彪插口问他一些日期和人名,而A都是一概知道的。他随便的习惯和他完全不在乎个人外表这一点相一致,虽然他完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同巧克力糖果匣上的将军和《中国名人录》中的政治家照片一样。

1.两个文段都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

2.根据语段,请判断A是谁?选文中的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通过阅读整部作品,你还知道哪位坚定的共产党人,请结合事迹谈一谈对他的认识。

 

1. 《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 埃德加 斯诺 2. 毛泽东 生活简朴,与人民感情深厚,与士兵同甘共苦,是坚强的共产主义者;不拘小节,记忆力惊人,见闻广泛,学识渊博。 3. 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事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名著和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2.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采访中国红军指战员,特别是诸如毛泽东等一些在红军中的关键人物,是斯诺这次到陕北的主要任务。关于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斯诺说,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靠行乞。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看出毛泽东生活简朴;从“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看出毛泽东爱护士兵;从“他们又说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的。”看出毛泽东与士兵同甘共苦。 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解释加点的字。

(1)互相轩

(2)泉水

(3)大抵

(4)或坐

2.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

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猛浪若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B. ①大抵若②如再啮,石又再转

C. ①作此夜②与朱元思

D. ①胜第一②猿则百叫无

4.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5.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甲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

乙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写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出自《朝花夕拾》。

B. 新闻作品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消息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的特点,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

C. 《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预示了共产党的领导犹如红星,不仅照亮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七律”。《渡荆门送别》是律诗,李白年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本诗写于他乘舟东下,出楚入蜀的途中。

 

查看答案

请给下面这则消息补写标题。

  本报讯 今天上午,2018邳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邳州桃花岛公园南门鸣枪起跑,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选手分获男女组冠军。

上午8点30分,随着发令枪响,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12个国家30多名国外选手以及全国各地的10000名马拉松爱好者,一起跑出起跑线,徜徉在"银杏之乡"邳州的金色美景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来自肯尼亚的选手保罗以1小时5分23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克妮则以1小时11分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A (捕捉  把握)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B (沐浴  熏陶),把尘俗都洗去了。

(1)请为文中的AB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 ________(捕捉   把握)       B ____________(沐浴   熏陶)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