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解释加点的字。

(1)互相轩

(2)泉水

(3)大抵

(4)或坐

2.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

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猛浪若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B. ①大抵若②如再啮,石又再转

C. ①作此夜②与朱元思

D. ①胜第一②猿则百叫无

4.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5.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甲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

乙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

 

1. (1)向远处伸展 (2)冲击,撞击 (3)像 (4)有的 2. 流水周于舍下/ 飞泉落于檐间 /红榴白莲/ 罗生池砌 3. D 4. (1)那些整天忙碌于正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留连往返。 (2)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5. 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 【解析】 1.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注意“邈”,向远处伸展。这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古今异义词,“激”这里是“撞击”。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 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故句子划分为:流水周于舍下/ 飞泉落于檐间 /红榴白莲/ 罗生池砌。 3.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B这样。C书信。D绝妙/停止。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反,通“返”,返回。置:建造。 5.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甲文,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乙文向友人报告在江州的三件值得宽慰的事,第一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来九江三年,身心俱安,家中老小,均在眼前,同寒暖,共温饱,亦可同享天伦之乐。第二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江州地理环境尚佳,传染病不多;鱼肥酒关,其他食物跟北方相似;司马薪俸虽不高,量入计出,衣食口粮,亦可自足。第三种值得宽慰的事是:去年(元和十一年)秋,在庐山东西两林间香炉峰下,建造了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周围环境极其幽关,天下称绝。表现出知足常乐、随遏而安的旷达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写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出自《朝花夕拾》。

B. 新闻作品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消息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的特点,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

C. 《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预示了共产党的领导犹如红星,不仅照亮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七律”。《渡荆门送别》是律诗,李白年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本诗写于他乘舟东下,出楚入蜀的途中。

 

查看答案

请给下面这则消息补写标题。

  本报讯 今天上午,2018邳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邳州桃花岛公园南门鸣枪起跑,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选手分获男女组冠军。

上午8点30分,随着发令枪响,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12个国家30多名国外选手以及全国各地的10000名马拉松爱好者,一起跑出起跑线,徜徉在"银杏之乡"邳州的金色美景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来自肯尼亚的选手保罗以1小时5分23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克妮则以1小时11分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A (捕捉  把握)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B (沐浴  熏陶),把尘俗都洗去了。

(1)请为文中的AB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 ________(捕捉   把握)       B ____________(沐浴   熏陶)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弟      咆哮      业已       锐不可挡

B. 佃农      私塾      抑扬顿挫   入木三分

C. 劳渌      崎岖      气宇       诚徨诚恐

D. 愚顿      吹嘘      筋疲力尽   正襟危坐

 

查看答案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要塞(sài)      翘( qiào)首     沥(lì)青      鹤(hè)立鸡群

B. 镌(juàn)刻   骤(zhòu)雨    黝(yǒu)黑     藏污纳垢(gòu)

C. 胆怯(qiè)    悄(qiǎo)然    私塾(shú)     殚(dān)精竭虑

D. 仲(zhòng)裁  桅(wēi)杆     教诲(huì)     摧(cuī)枯拉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