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甲)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甲)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含义。

有嘉肴               

②教学相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④吾日三吾身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 时习之    B. 人不知不愠

C. 为人谋不忠乎    D. 择其善者从之

3.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甲乙选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1. ①即使②增长③同“悦”,愉快④自我检查、反省。 2. B 3.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 ①《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②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一日三省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虽”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即使”的意思;“说”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CD三项中的“之”都是表示顺承,B项中的“而”表示转折。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所写的是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物,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C. 诵读颔联是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这里大景.小景互相映衬,景象开阔,气势宏大。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之情。

2.请任选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甲)(曲折 挫折)不断,即(A.jí  B. jì)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 (乙)(从容不迫 从容自如)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yùnA.  B.蕴)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 不是异常显赫的家世,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1)为文中①处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甲、乙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语录体。

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C.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D.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

(2)______,江春入旧年。

(3)夕阳西下,______

(4)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你们从熟悉的小学来到了初中这个陌生的环境,你们眼里写满了新奇和憧憬,心里充满了惊喜和激动。同学们!初中是人生新的起点,在新的起跑线上,你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张扬自己的青春。同学们!初中生活斑斓多彩,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亲身体验,你一定有许多感受和想法要和同学老师们分享,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尽情的抒写吧!

请以《你好,初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立意自定。(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