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期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1.《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与《____》《中庸》《____》合称为“四书”。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亦说乎
(2)人不堪其忧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于我如浮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上述四章中孔子不论谈到自己还是评价颜回,均提到了“乐”,请任选一则,用“孔子说,人生之乐,乐在……因为……”句式写一段文字,谈谈对这一则里面“乐”的理解,50字左右。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道染了怎样的气氛?
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
A. 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 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 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 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鲁迅写了两位对他有深刻影响的老师。一位是童年的启蒙老师______,另一位是身处异乡认识的______。
(2)下列对《朝花夕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A.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B.《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无常》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既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味。
古诗文默写:
岁月轮转,人生辗转, 总会有一种“愁绪”紧绕在心头。“愁”在孔子站在河边发出“______,______”这种岁月易近的慨叹;“愁”在李白听到王昌龄被贬龙彪时时的“______,______”的借月相慰;“愁”在李白离乡闯荡拍头望着峨眉山月低头看见江中孤影时“______,______”的触景生情。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C.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 《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情”这一 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