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古诗。 东栏①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阅读古诗。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① 东栏:作者居住庭院内东边栏杆处。  ②雪:指梨花。

(1)在作者的笔下,东栏梨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特点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洁白与繁盛,直接用“淡白”“一树雪”表现梨花的洁白繁盛,间接用“柳深靑”衬托梨花的洁白与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 【解析】 (1)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洁白繁密。 (2)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中,除了《二十四孝图》外,鲁迅先生还提到三本印象深刻的书,分别是《____》、《天演论》和《山海经》。这三本书分别出自篇目《五猖会》、《____》和《________》。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____

A.《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他用富有诗情的笔调赋予白洋淀以英雄的气质和浪漫的色彩。

B.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生无法释怀的事是没有能够最后见父亲一面。

C.长妈妈给“我”买来了绣像本的《山海经》,从这以后,“我”对她就有了新的敬意。

D.《琐记》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以及在江南水师学堂、南京矿路学堂、日本的东京和仙台求学的经历。

E.湘西是沈从文的“文学原点”,《湘行散记》这部小说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海日生残夜,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 

(3)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4)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

(6)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______

(7)诗文中蕴藏着四季之景,“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是朱自清笔下春日的温暖;“红莲被那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是冰心笔下夏雨的滂沱;“_________,洪波涌起”是曹操笔下秋风的肃杀;“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谢道韫笔下冬雪的灵动。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词语是()

A. 家父    B. 久仰    C. 寒舍    D. 敝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母言行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岂能不慎?

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美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上周我们刚刚学习了《论语十二章》这篇课文。

C.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 迎面走来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