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出自《桃花源记》)

(乙)王不闻夫管与之说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齐、楚今战,战必败。败,王起兵救之,(2)有救齐之利,而无伐楚之害

(出自《战国策》)

(注释)①王:指秦王。②夫:那。③管与:人名。④戾:残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大惊________

来问讯________

③管与________

待伤虎而刺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乙文中管与劝止管庄子的目的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4.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的“云”与乙文“王不闻夫管与之说乎”的“说”意思不同。

B. 甲文中桃花源人的质朴真诚、热情善良与渔人的不守承诺形成对比。

C. 乙文的作者借助管与所说的故事来建议秦王如何正确处理齐、楚两国的交战问题。

D. 甲乙两文都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而且两文都通过叙述故事来阐述看法。

 

1. ①竟然 ②都 ③制止 ④你 2. (1)到了郡城,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2)占有救助齐国的好处,而不会有讨伐楚国的坏处。 3. 一举而兼两虎。或者: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4. D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乃”是多义词,“竟然”;“子”是古今异义词,“你”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及(到达)、诣(拜见)、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救(救助)、利(好处)、伐(讨伐)”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乙文中管与劝管庄子不要在二虎争斗的时候去刺杀,等到两虎争斗到一死一伤后,再去刺杀。其目的是“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据此可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文主要叙写了渔人在桃源中的经过,并没有通过讲故事来阐述看法。据此,D项,“两文都通过叙述故事来阐述看法”的说法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当前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微信、微博进行阅读,对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手机阅读、微博微信阅读对读者和对出版行业的改变其实刚刚开始,微博微信阅读所呈现的社交化、交互式阅读特性,其丰富的阅读体验注定会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对于微信微博阅读,基本上免费,使得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

图1  手机阅读人群每天的手机阅读时长

材料二:手机阅读在年轻人中的风行,从一定程度上对人的阅读行为、模式内容,甚至对思维方式会产生很大影响,微信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具有高度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的特质,导致了年轻人图书阅读量的减少,不容易实现深度阅读,缺少了耐心。

(1)当前阅读现象存在哪些显著特征?

(2)年轻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应倡导怎样的阅读观?

 

查看答案

下面是题为“手机族”的漫画,简述漫画内容,并为这一群体拟一条警示标语。

 

查看答案

统编语文教材公布后,“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有人赞成,有人质疑。先阅读他人的帖子内容,再阐述你的看法及理由。

帖子一:初中学生正处于汲取知识的阶段,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学习能力较强,此时适当引入一些古文教育可以为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帖子二:文言文比例增长后又将增加初中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含义,以背诵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一定能使其学习到古文的真正精华。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

B. 作品主要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等地的经历。

C. 格列佛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D. 格列佛拿绳索、钩子拴在敌舰上,一下子拖走五十艘最大的敌舰,帮助不来夫斯古帝国打败了邻国利里浦特人的入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