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童年的花裙子 那年我才9岁。 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一天...

童年的花裙子

那年我才9岁。

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一天清晨,母亲照例出门去了,清贫的家境逼迫着母亲日日起早摸黑地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着。7点多了,我还呆呆地坐在床沿上发愣,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昨天老师的话:“明天‘六·一’节,各班的大合唱是要评奖的,服装一定要统一,女同学白衬衫、花裙子,男同学白衬衫、蓝裤子。”我没有花裙子,只有一件白洋布旧衬衣可以充数。我知道母亲为一家人的温饱日夜操劳,又有何钱何心想到为我做条花裙子。平日,哥哥穿不下的旧衣裤经母亲稍改便成了我的新衣裤。我从不曾为此抱怨过,可今天我该怎么办?想了许久,我无计可施,硬着头皮来到了学校。

心神不宁地走进教室,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发呆。看着女同学们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更加不安了。不一会儿,老师进来了,叫大家依往日的队列排好队,先将合唱的曲目试唱一遍。小小的我也怯生生地走进队列,在这群鲜艳的“花裙子”中,A.旧衣旧裤的我就像一只丑小鸭落入了美丽的天鹅群中,我竭力逃避着老师的目光。终于,试唱完毕。我逃也似的回到了座位,心里忐忑不安,慌乱得像在等待一张命运的判决书。终于,预料中的时刻到了,老师在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走到我身旁,用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不穿裙子,呆会儿的合唱你不要去了。”我强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倔强地点了点头。接着,同学们陆续到大礼堂去了,留下我孤独地坐在位子上,像一只被雁群无情抛弃的雏雁。我开始小声地啜泣起来,小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自尊心受创后的剧痛。我才9岁啊!从那时起,那位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便暗淡无光了。我在恍惚郁悒中度过了这个终生难忘的“六·一”节。

回到家里,终于忍不住满腔委屈,扑在桌子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B.母亲回来,听完了我伤心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第二天,我终于有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漂亮的花裙子。绿色的底子上撒着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我知道那是母亲用被面连夜做成的。可母亲又怎懂得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的伤痕,岂是这条迟到的花裙子所能熨平的?我赌气地将裙子扔开了,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后来,那条漂亮的花裙子因为我执意不穿,被母亲收进了箱底。

暑去寒来,时序更迭,我伴着“花裙子”的深深的记忆长天了。有了工作也就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终于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裙子了。看着自己这些长短不一、花色各异的裙子,心底总是涌起那个夏日傍晚的苦涩。

今日,当我忆起往事,写着这段心酸的故事时,我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终于理解了一颗为贫寒的无奈所迫却同样是眷眷的慈母之心。

那童年的花裙子啊!

1.“我”在文中一共流了几次泪?分别怀着什么心情?

2.请从文中A、B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文中这位母亲的评价。

4.有人说,这是一篇“忏悔录”;有人说,这是一篇“颂母文”;也有人说,这是一篇“警示录”。你赞同哪一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1. ①在教室啜泣,自尊受创后的剧痛;②回到家嚎啕大哭,因没裙子而委屈;③写这篇文章时泪流满面,为自己当年不懂事懊悔,为母亲的不易而心酸。 2. A:比喻,把穿着旧衣旧裤的我比作丑小鸭,把我身处“花裙子”中比作落入天鹅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窘迫、不安,也为下文我受到老师责备做了铺垫。 B:神态描写,阴沉的脸色、不说话,反映出母亲内心的为难、苦楚,也为下文母亲给我赶制花裙子做了铺垫。 3. ①母亲疼爱孩子、自强,从母亲连夜用被面为我赶制花裙子可以看出。 ②母亲很勤劳,从“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清贫的家境逼迫着母亲日日起早摸黑地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着”,以及“哥哥穿不下的旧衣裤经母亲稍改便成了我的新衣裤”可以看出。 4. 示例一:我认为这是一篇“忏悔录”,文中的我因为年龄小、不懂事,就把在学校受到的委屈发泄到母亲身上,丝毫不理解和体谅母亲持家的窘迫、艰辛,不理解母亲心中的苦楚,这篇文章包含着作者深深的懊悔、对母亲的愧疚,也可看出作者的自省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一篇“颂母文”,文中写到了家庭出镜的艰难,写出了母亲持家的辛苦,写到了母亲在我受到委屈后连夜为我赶制花裙子,写到了母亲在我赌气后的宽容和沉默,字里行间无不在为母亲的勤劳、疼爱孩子而感动,从结尾对全文的总结尤其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出于对母亲的感激和难忘。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依照文章内容可筛选出“我开始小声地啜泣起来,小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自尊心受创后的剧痛。”“回到家里,终于忍不住满腔委屈,扑在桌子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我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终于理解了一颗为贫寒的无奈所迫却同样是眷眷的慈母之心。”这些语句,结合语境概括作答即可。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A句,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把“穿着旧衣旧裤的我”比作“丑小鸭”,把“穿花裙子的同学”比作“天鹅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窘迫不安,也为下文叙写“我”受责备的事做了铺垫。B句,可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阴着脸,一言未发”写的母亲的神态,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母亲内心的为难、苦楚,也为下文母亲给我赶制花裙子做了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母亲连夜用被面为我赶制花裙子,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深爱自己孩子的人;。从“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清贫的家境逼迫着母亲日日起早摸黑地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着”“哥哥穿不下的旧衣裤经母亲稍改便成了我的新衣裤”可以看出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所以,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持家、自强慈爱的人。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认为是“忏悔录”,可从“我终于理解了一颗为贫寒的无奈所迫却同样是眷眷的慈母之心”这个角度来分析;认为是“颂母文”可从母亲的形象分析的角度进行作答;认为“警示录”可从阅读中所得到的感悟方面分析作答。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内容有深入基层、轻车简从,精简会风、文风,规范出访,改进警卫,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节约。

材料二:两年多来,八项规定在整肃干部作风、铲除“为官不为”痼疾、遏制各类腐败现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公务接待有了更严格明细的规定,大批违规豪华会所被清退、整顿,“逢节必禁”开始深入人心,公款送礼有了专门的“举报窗”,公车改革开始了新一轮推进……能者上,庸者下,腐者禁,贪者罚,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央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

(1)材料一中的划线句存在语病,请修改后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边是关于八项规定的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11月8日是立冬,传统上将立冬节气分为三个五天,每五天对应一候。      ⑴        :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      ⑵     。意思是说,立冬以后,水面开始结冰了,但冰凝并不坚固;大地开始冻结了,但土气凝寒还未至于坼;野鸡之类的大鸟类不多见了,海边却出现了更多的蛤蜊(因为蛤蜊外壳上的条纹和颜色都与雉羽的色泽相似,所以古人认为,蛤蜊是由雉鸟变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与“一片孤城万仞山”意境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为壮词,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出了打猎场面之壮观,辛弃疾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绘出了打仗过程之激烈。

(3)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蕴涵     留滞     红妆素裹     吹毛求疵

B. 凭吊     汲取     黎民百姓     心无旁鹜

C. 风骚     相契     根深蒂固     豁然贯通

D. 寂寞     蒸馏     重蹈复辙     锲而不舍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职守(kè)   落(yǔn)   息(xī)     禁(gù)

B. 上欺下(mèi)  深(suì)   褓(qiáng)  渎(xiè)

C. 不舍(guō)  承(chóu)  汗(kè)     灵(jiù)

D. 气吞牛(dǒu)  进(pián)  田(pǔ)     咒(z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