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网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仪式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上,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约1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穆肃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同一时间,公祭现场和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行人就地默哀。

(2)下面是此次活动的宣传画,请说明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2)宣传画由画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画面右上部分是一张流泪的脸,神情哀伤;左下部分是汉字和数字,汉字是繁简字体的“遇难者”,记录着遇难的人数“300000”,遇难时间“1937.12.13——1939.1。 【解析】 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题考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经分析,本语段的导语是第段句话,提炼核心内容,可以拟写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第(2)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常见的题型有描述(或说明)图画的内容,写出图画的寓意,发表读画的感想等。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图案以及文字,分别诠释图案、文字的内涵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分清图画一共由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分别有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又各有什么意义,再按一定的顺序,用平实准确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这幅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按照方位来看,右上部分是一张流泪的人脸,左下部分是汉字和数字组成的信息。将两部分内容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具体介绍,注意作答时一定不能涉及到图画的寓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上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身上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部都是流行病。

(1)以上文段选自 __________ (作者)的《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篇《            》。

(2)结合本语段分析文中“我”的特点。

 

查看答案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无论四言、五言,抑或七言,皆意象纷呈、气象辽阔、张弛有度,可滋养人一生。______,______。“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动静适宜,富有张力,画面感、空间感,应有尽有。______,______。短短十四字,道出了美的边界。

①轻声念一念,仿佛那景致一下扑到你怀里,清凉似海

②是以少胜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以,意蕴无穷

③古诗最大的特点,是意在言外

④最重要的是,句子瘦,富于骨感,瞬间立起来,经络毕现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2) 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野望》王绩)

(3)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侧面描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篇章,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用比喻描写月色之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换视角,描写了水中月亮之美。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制裁    板篮根   百战不殆   旁征博引

B. 贮藏    度假村   捉襟见肘   风声鹤唳

C. 宵夜    圆舞曲   有例可援   惮精竭虑

D. 轻篾    口头禅   精神矍铄   流言蜚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怔/状    海/悲     重/风雪

B. 地/闲    沱/礴     害/心旷神

C.    劲/生     胆/气冲

D. 亮/倒    根旗     胃/一透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