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 ①人类的亲密伙伴——鸟,歌喉婉转,体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

①人类的亲密伙伴——鸟,歌喉婉转,体态玲珑,雄姿威猛,千姿万态,难以胜数,诗词里,画境中更是少不了它们作点缀。

②爱鸟之情,源远流长,有些来历。

③小时候住过一个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热闹时,鸟鸣声整天都铺满了大地和天空。

④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开始耕种,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般在海上航行。黑色沃土翻开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不幸的虫儿是黑喜鹊、灰喜鹊、翠鸟、云雀、杜鹃、夜莺和知更鸟,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的美餐,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态天真可爱至极。

⑤一片苜蓿地,红、紫的花茂盛地正在开放着,色彩艳丽,自顾自浓浓地开。偶有“扑棱棱”的一声,鸟影乱飞。轭下壮牛呼出粗气,惊动了一群正在觅食的巧嘴八哥,八哥冲天飞翔,找新的就餐地。其中两只八哥胆大,径直在牛背上歇脚,怡然自得。

⑥暑假,村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鸟的欢乐国。早晨起来,睡眼惺忪,屋后一片大竹林,雾岚还未散尽,空气清新,鸟在枝头争鸣,起初声音不大,如单人演奏,双人合奏。渐渐地,这些鸟儿全部都展开歌喉,开始交响乐,一呼一应,一应一答,一答一和,鸟音清新,动心悦耳。脚底像安了弹簧似的,鸟儿们从一个枝头蹦到另一个枝头,像钢琴大师手中飞逸而出的一串音符。篷篷翠竹,只只鸟影,微风过处,竹叶沙沙,鸟语啁啾,声声入耳。场景蕴涵静默的自然力量。恨自己不通鸟语,不能分享它们的快乐,短短十分钟,演奏结束,只有一名观众的演奏会,鸟谢完幕,一哄而散,飞向竹林外的远空。

⑦秋天,收获的季节,鸟在田间稻茬儿穿来穿去,与人争夺粮食。辛苦的农人被丰收的喜悦陶醉,毫不计较;鸟儿抢着剩在地里的谷穗、高粱粒,放开肚子吃饱。农人憋足劲儿,小腿肚子肌肉绷紧,挑起一捆捆谷穗回家;吃饱的鸟像凡·高“麦田里的乌鸦”,蹦蹦跳跳跟在人脚后。走近村子,一群群麻雀像过节,一忽儿停在屋前大柳树上,一忽儿歇在门口禾场上。

⑧冬季,一场雪掩盖了一望无垠的荒野,农人脸露喜色,“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可怜的过冬鸟儿开始在饥寒中找食,在门外显眼的地方撒上几粒谷,一会就招来几只鸟前来啄食。谷子吃干净了,鸟就飞走了。雪地里只剩串串“个”字,睁大眼睛看着人。

⑨故乡的村庄,鸟与人和谐相处,年年如是,季季如此,鸟早已融进我的生命,我离不了它们,忘不了它们。

⑩搬家后,住进城里,难见可爱的鸟儿们的踪影,每天有成群的家养鸽子在灰色楼顶单调地盘旋。一日得宽裕,坐车去动物园,掏钱买票看那些鸟,小吃一惊,鸟儿衣冠楚楚,呆立笼中,偶有几声清脆的鸟叫,已失去村子里那些鸟的灵性,人类和鸟的亲密感已荡然无存,人作为征服者在欣赏它们,笼中锦衣玉食,但终非自由之身,看到那些鸟儿们现在的模样,我心中隐隐作痛,决定抽空回家去看看。

⑪近乡情怯,故乡的村落依然是旧日的模样。去寻找鸟的踪迹,看到二三只熟悉的白鹭,刚想招呼它们一声,它们已拔腿逃走,歇在高高的水杉树尖上睃着人,人远远注视那些可爱的生灵,它们只冷冷地回视,一层可怕的陌生感隔断了鸟与人之间融洽的情感。村子周围原来有大片湿地,鸟儿们自由飞翔、繁衍、生息,是一个旺盛的鸟族,这十多年滥捕乱猎,围湖造田,砍伐树木,改变了鸟类的栖息和生存环境,鸟数量开始锐减,人们喷洒农药也害死了不少的鸟。

⑫鸟已早早地飞过村庄,隐匿空中,在自来水龙头上歇脚,在电线杆子上休息,在高压铁塔上垒窝。

⑬亲昵的炊烟,阿公阿婆熟悉的呼唤声犹在耳边回响,树梢头,屋顶上,旷野里,那些可爱的鸟逐渐停止鸣叫,舞动,只剩满天的纸鸢在风中颤舞。

⑭村庄终于安静如太古,静得人心里泛起阵阵的虚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________  (2)谷________  (3)无________  (4)隐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其中两只八哥胆大,径直在牛背上歇脚,怡然自得。

②它们只冷冷地回视,一层可怕的陌生感隔断了鸟与人之间融洽的情感。

3.作者小时候居住过的村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鸟,请仿照示例,给其他三个季节写鸟的生活场景命名。

春天:众鸟捉虫图;

4.从语言表达角度对“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态天真可爱至极”进行赏析。

5.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鸟哪两种情感?产生这两种情感的原因各是什么?

6.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7.说说本文借村庄的鸟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 (1)wǎn (2)suì(3)yín(4)nì 2. (1)直接(2)冷淡的样子。 3. 示例:夏天:群鸟争鸣演奏图;秋天:鸟在田间稻茬儿吃食图; 冬天:鸟在雪地找食啄食图。 4.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鸟比作小姑娘,赋予小鸟以人的动作和情态,亲切并且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鸟觅食的敏捷可爱,表达出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1)喜爱、赞美之情;小时后的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鸟与人和谐相处。(2)担忧(隐痛);鸟与人的融洽情感已被隔断,鸟遭到人类直接或间接的捕杀。 6. 与上文内容形成对比,通过将城里的鸟和小时候村庄里的鸟的生活状况进对比,突出表达作者希望人与鸟和谐相处,渴望鸟自由飞翔的情感;为下文写现在故乡的鸟的情况作铺垫。 7. 控诉滥捕乱猎、围湖造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保护生态)的罪行,倡导人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本题注意“婉”和“穗”的读音。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径直”在句子中的意思是“直接”的意思,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2)“冷冷”是在句子中是“冷淡的样子”。写出了鸟与人之间的不融洽。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合并叙写同一内容的语段,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结合题目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依据文章第4、5段可概括为“春天,众鸟捉虫图”;第6段可概括为“夏天,群鸟争鸣图”;第7段可概括为“秋天,鸟在田间吃食图”;第8段可概括为“冬天,群鸟雪地觅食图”。据此作答,意对即可。 4.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把“小鸟”比作“小姑娘”,又用“观望”“低头”“天真可爱”等词语赋予小鸟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小鸟觅食的可爱,表达出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这篇文章开篇点出人类的亲密伙伴引出下文;接着描写小时候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叙写了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后又描述了进城后难得一见鸟,以及再回村庄时,鸟儿对人躲之不及的恐惶之态,鸟遭到人类直接或间接的捕杀,表达作者对鸟的生存状况的担忧,进而引发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思考。据此理解作答。 6.试题分析:考查对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文章第10段,在内容上,叙写城里的鸟难得一见,与小时候村庄里的鸟的生活状况进对比,突出表达作者希望人与鸟和谐相处,渴望鸟自由飞翔的情感;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城里鸟的情形的描写,为下文写现在故乡的鸟的情况作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7.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篇文章通过将城里的鸟和小时候村庄里的鸟的生活状况进对比,引发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对乱砍盗伐、破坏环境者的控诉,呼唤人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作答时可结合“村子周围原来有大片湿地,鸟儿们自由飞翔、繁衍、生息,是一个旺盛的鸟族,这十多年滥捕乱猎,围湖造田,砍伐树木,改变了鸟类的栖息和生存环境,鸟数量开始锐减,人们喷洒农药也害死了不少的鸟”“树梢头,屋顶上,旷野里,那些可爱的鸟逐渐停止鸣叫,舞动,只剩满天的纸鸢在风中颤舞”这些语句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中“兵”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

3.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岳飞是如何治军的。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两文作者孟子,战国时期________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________(2)于虑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中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5.中国现代散文家林语堂这样评价孟子“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与青年人之立志卒励工夫,是一种补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孟子带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对联。

通过一本语文书,我们与许多经典篇章携手,如《藤野先生》《背影》《白杨礼赞》等,这些经典篇章不仅文质兼美,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你从中任选其一,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落笔墨融进真情

下联: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续写两个句子。

批阅古典诗文,你可以——品味先贤们的各种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叫忧国忧民;读陆游、辛弃疾,你明白了什么叫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渔家傲》中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