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我真的很不错”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②中心...

请以“我真的很不错”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②中心突出;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范文: 我真的很不错 想起那次,当我的自信失落在一个遥远的童话里。我整日慵坐在窗前,不再关心任何事物,心儿像受了潮的糖果。在一个角落里,慢慢地被人遗忘…… 就像鸟儿失去了天空;就像鱼儿失去了溪水;就像苹果失去了水分;就像花儿失去了芬芳。它们不再拥有自由,不再拥有美丽,留给它们的只有失落、寂寞、苦涩。和我一样,没有了目标、斗志,没有了爱与拼搏。我就像一只小船,在大海中即将沉没。 那时,我坐在屋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却没有开灯。突然,有几瓣梨花在空中舞着,接着便是更多。“啊!下雪了。”我的心怦然一动。很快雪便纷纷扬扬起来,是的,白雪覆盖了一切。我终于站了起来,披上大衣走了出去。下雪天,并不寒冷,空气清冽的犹如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碧。我在雪地上踩着图案,鞋底与疏松的雪层摩擦发出轻柔的沙沙声。我在踩出一个笑脸时想起了海明威的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我停止了踩踏,抬头望着。世界没有了一丝杂色,地上那白是毛绒绒的白。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桔黄色的星光在夜空中浅浅的绽放,柔柔的铺满了整个世界! “我真的很不错!”我做这个世界喊着。一种安静而又甜美的感觉在我心中升腾。在我心灵最苦的那段日子里,我不再冷落身边的事。依旧坐在树下看最凄美的落日,依旧挑灯拼搏奔向成功。 “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就像我说的,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这才叫做意义。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听那雪花的声音,我呼吸到了阳光的味道,因为世界又多了一个崭新的我,因为我真的很不错!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联系热点词汇,但给同学们的审题增加了难度。题目为“我真的很不错”,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赞同的意思,整个题目可以理解为:“我”做了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同,主要的写作内容应放在“我”做的那一件事情上。题目中的“我”,可以是本义的“我”,作为个体的我;也可以是我们,如整个人类、所有中国人等;还可以是拟人化的“我”。比如,可以以一棵小草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写法,写出它对大地的绿化、环保所做的贡献,希望人们认同,从而宣传环保理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那一地拾不起的乡愁

唐宝民

①1998年秋天,怀揣着一纸录取通知书,我离开了那个生长了近二十年的小山村,到千里之外的一所大学报到。以后的岁月里,求学、工作、流浪……我离故乡越来越遥远了。在一个明月朗照的夜晚,在遥远的异乡,我再次读到席慕蓉的那首《乡愁》:“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那一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蓦然了悟,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都永远无法走出故乡的怀抱。

②前些天,电视台报道了一个老年人,17岁时闯关东来到东北,从此再也没回去过。今年他86岁了,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最后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但他已经无法行动了。电视台立即与老人故乡的媒体联系,故乡的电视台派记者专程到老人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拍了很多张照片,还为老人准备了一捧家乡的黄土。当记者带着这捧土赶到老人家里,老人泪流满面……几天后,老人无憾地离去了。

③生命中曾有过一段流浪的日子,有漂泊,就会有乡愁。漂泊在外的游子,乡愁的感觉是最为深切的。身在异乡的孤独令人迷茫,迷茫的感受,与苍凉、落寞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旅况萧瑟的意境,弥漫着浓浓的客愁异乡的况味。那年秋天,我流浪到淮北的一个小镇,黄昏的薄暮轻卷着雁影,经霜的红叶已经开始惜别枝头,雁鸣日暮里,愁起绿波间,“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那一刻,我忽然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年少岁月,以及与故乡有关的所有往事。那天晚上,我在笔记本上抄下了这样的诗句:“瞬息的欢乐也许会成为永久的愁思,过去的追忆只能增加心中的苦涩,黄叶飘零啊,告诉我岁月在流逝,唯对故乡的爱使我感觉到了春的气息。”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人崔颢的这两句诗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内心的寂寞孤独,家乡在哪里的困惑更牵惹出了客子的千古愁思;“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的这段话,从文化的高度上对乡愁的理念进行了解读。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写满了对故园的思念。席慕蓉诗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就那么挺立在记忆中,永不老去;而我心目中的乡愁,则是一坛老酒,时间越久远越浓郁。

⑤任何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都怀有很深的感情,那是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很多人,又不愿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的变化,让他们感到陌生。身在故乡,他们却觉得自己仿佛又是个过客,驻足片刻后,便赶紧逃离。可出来后,又想着它,结果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乡愁是挥不去的思念,是记忆中一首古老的歌谣,是想家时扑簌而下的泪滴……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能让我找到一种灵魂的皈依感,在我的生命中,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空间地域的存在,它还是我永恒的精神家园。

⑥故乡伸手可触又遥不可及。

1.第①段写“我”读席慕蓉的《乡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根据第②段中“一个老年人”最后的愿望,你认为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2)第②段删去并不影响整篇文章文意的表达,但作者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个“电视台报道”,请说说你的理由。

3.第③段抒写了“我”怎样的愁绪?

4.第④⑤段画线句中的“时间”“空间”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余光中: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余光中所说的“乡愁”和本文中的“乡愁”有什么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⑥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⑧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词人王国维称颈联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分析它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节选)

(注释)①攲(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 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 ④洄:水回漩而流。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皆怪石(都、全)

C. 都邑之境(风景优美的)

D.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2.划分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庭下/如积水空明    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 道州城西/百余步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包含了各种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B. (甲)文中画线句子运用巧用比喻,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空灵摇曳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C. (乙)文写清流,突出水波冲击岩石的迂回激荡,使溪水富有动态美。

D. (甲)文第四句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庭前的清水和皎洁的月光;(乙)文第一段从侧面描写水清石怪境幽,为下文做铺垫。

4.请将“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怎样理解(甲)文中“闲人”包含的作者心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