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⑥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⑧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词人王国维称颈联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分析它好在哪里?
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①嵌②盘屈,不可名状③。清流触石,洄④悬⑤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节选)
(注释)①攲(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 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 ④洄:水回漩而流。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 悉皆怪石(都、全)
C. 都邑之胜境(风景优美的)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2.划分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庭下/如积水空明 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 道州城西/百余步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包含了各种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B. (甲)文中画线句子运用巧用比喻,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空灵摇曳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C. (乙)文写清流,突出水波冲击岩石的迂回激荡,使溪水富有动态美。
D. (甲)文第四句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庭前的清水和皎洁的月光;(乙)文第一段从侧面描写水清石怪境幽,为下文做铺垫。
4.请将“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怎样理解(甲)文中“闲人”包含的作者心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维修、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建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
②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的253铀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253铀,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与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31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使得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
1.第一段中的“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指的是
A. 核电站在世界各地大量建成。
B. 绝大多数核电站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C. 核电事业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现代经济价值观的科学性。
D. 在现代经济价值观的指导下,核电事业取得了胜利。
2.选文第二段举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 水电站事故造成的伤害比核电站造成的伤害大得多。
B. 核电站的安全系数要比水电站的安全系数大得多。
C. 任何形式的电站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D. 核电站会发生事故,水电站也会发生事故,不能因为核电站会发生事故就对其全盘否定。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核电站投资高、消耗低、经济价值高。
B. 核电站的反应效应与原子弹的根本区别在于核电站不是核链式反应。
C. 核电站在安全保险系数和环境保护两方面都优于火电站。
D. 选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核电站的优势。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天,在面前的孩子们每个人抱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资料四)据英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通过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使用手机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10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1倍。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危害健康的最新、最严重的警告。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10年内得到证实。目前,香烟每年夺走500万人的生命,而全世界有30亿手机用户,是吸烟者人数的3倍,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
1.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过多使用手机,减少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甚至会疏远亲情。
B. 长时间使用手机是造成眼睛近视和患干眼症的原因之一。
C. 不正确使用手机会对人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D. 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事实证明,手机的危害比香烟更大。
2.下列关于减少手机危害的建议较为片面的一项是
A. 睡觉时关机或将手机远离床铺,尽量不在充电时接听电话。
B. 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不要将手机作为配件挂在胸前。
C. 青少年要一律远离手机,不准使用手机。
D. 尽量减少手机上网、阅读的时间,不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