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画的是________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三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给短文加标题。

 

1. (1)高山 松树 枣红马 白马 健美有力,腾空而起的枣红马和洒脱矫健的白马 (2)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2. 联想(第3小节) 3. 第一段(第1—2小节)、第二段(第3—4小节)、第三段(第5小节);文章先写国画的美丽,再写“我”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希望,最后写了“我”的决心。 4. 反映了妈妈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5. 一幅画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即可。(1)第2小节,“画的背景是……高山,……山坡下……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枣红马,……。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可知所写景物有:高山、松树、枣红马、白马,从“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和“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的细致刻画中,看得出主要描写的的是枣红马和白马。(2)第4小节,“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点出了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即可。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第3小节,“似乎听到了……,看到了……,仿佛看见……”,表明这些均是由年画联想到的情景。 3.本题考查划分文章层次的能力。第1—2小节,“细细欣赏”“ 画的背景是……。山坡下……,松树下……。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为第一段,是写“我”欣赏国画的内容及美丽;第3—4小节,“似乎听到了……,看到了……,仿佛看见……”“您希望我……”写“我”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希望;第5小节,“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写了“我”的决心。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能力。要抓文章的主旨句及议论抒情句,一般在文章最后。“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写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希望,“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5.本题考查给文章拟写标题的能力。标题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文章写作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本文写作对象是“一幅画”,且“一幅画”贯穿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的主旨也是通过这一幅画表现出来的,因此,可拟标题为“一幅画”,形式上独特新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写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短文,选填恰当的比喻句。(用序号表示)

进入天山,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

①银色的大海上飘游着几片美丽的白帆。

②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千万条闪耀的银链。

④千万朵玲珑剔透的白莲。

⑤千万条闪亮的瀑布。

⑥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查看答案

老舍先生写本文的目的是     

①赞扬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②表达了对草原美丽景色的赞美、喜爱之情。

③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横线画出来。

(4)最后一句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