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充词语并填空。 (1)一( )千( ) ( )立( )望 襟( )带( ) (...

补充词语并填空。

(1)一(    )千(    )    (    )立(    )望

襟(    )带(    )    (    )涯(    )草

(    )色欲(    )    高(    )一(    )

(    )(    )长青    忽(    )忽(    )

(2)①(      )是描写绿的颜色的。

②(      )是描写绿的状态的。

③(      )是描写绿的生命的。

④(      )是描写绿的范围的。

 

(1)一(碧)千(里) (久)立(四)望 襟(飘)带(舞) (天)涯(碧)草 (翠)色欲(流) 高(歌)一(曲) (万)(古)长青 忽(飞)忽(落) (2)①天涯碧草 ②翠色欲流 ③万古长青 ④一碧千里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充,注意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进行运用,注意不要写错字。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久立四望:久久站着,向四处望;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天涯碧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高歌一曲:放声高唱一首歌,但是一般是泛指唱歌,不仅仅只唱一首;万古长青:千秋万代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忽飞忽落:有时候飞有时候落,形容飘忽不定。平时要学会收集词语,注意记录、整理,多加积累,记忆的词语才会更多,运用起来得心应手。(2)本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天涯碧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是描写绿的颜色;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描写绿的状态;万古长青:千秋万代永远苍翠。描写绿的生命的;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描写绿的范围。平时注意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照样子,写出新字,再组词。

例:宣    渲(渲染)  喧(喧闹)

帝(      )(      )

于(      )(      )

 

查看答案

在加点字的正确音节上打“√”。

回(yū yú)     衣(shānɡ shanɡ)

(sù shù)    染(xuān xuàn)

 

查看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________  ɡōu lè________  xuàn rǎn________    lǐ mào________

mǎ tí________   xiū sè________  shuāi jiāo________  tiān yá__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

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等敏感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散文阅读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⑾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⑿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2.第⑸段说玉兰花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请简要概括原因。

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4.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5.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