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_____________ ②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填空。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 。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诗歌阅读
天末怀李白①
[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
2.前四句怎样具体表现怀念李白的殷切情意?
3.古人讲究炼字,你认为本诗中最发人深思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①仍怜故多水,万里送行舟。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作者: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______________ ,这篇著作中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文中写道,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
默写
(1)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一文,借比喻突出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句话与《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
(5)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如今也被称为公民的第二代身份证。请写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语段中有许多错误,请找出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错误,加以修改。
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