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年,上海、北京、延安、昆明等地纷纷举办“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展览,展览中有斯诺当年在西北拍摄的大量照片,他用笔、用镜头将清贫而廉洁的共产党员,装备低劣却坚持奋战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线的革命军队呈现在世人面前。
左图是展览中的一张照片,图中的人物和正在上初中的我们年龄相仿,但是由于时代原因,他们和我们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如果你去参观了展览,想用这张图片发一个微信朋友圈,向大家介绍图中的人物,并结合原著内容交流你的观展感受,你会配什么文字呢?
(2)请看下图,无论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档案展、音乐会,还是根据著作改编的电视剧、话剧,宣传海报上,“红星照耀中国”这几个大字不约而同都使用了行书,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说使用这种书体有什么好处。
周作人曾这样评价法布尔:“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请你结合《昆虫记》的具体内容,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 《游虎丘小记》节选 李流芳(明)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月色甚美/急湍甚箭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猛浪若奔
B. 亦复不恶/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相与坐石台/相与步于中庭
C. 时闻风铎/四时俱备
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相与步于中庭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见虎丘本色耳
以静意对之/山川之美
2.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图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夜半月出无人。
4.承天寺与虎丘的夜色所共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复杂心情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游虎丘小记》(节选)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阅读杜甫的《绝句》,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这首诗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春天,请你从前后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燕和雁是中国古诗词中极为重要的吟咏对象。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①南归,诗人们把它作为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咏。白居易《钱糖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1) ”便描绘了莺飞燕舞,春意融融的景象。人们还借燕子的来去表现时序的更迭、年华的流逝,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如晏殊《浣溪沙》中所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外,燕子总是成双成对,雌雄颉颃②,因而也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传达的就是有情人渴望比翼齐飞、双宿双息的情愫。
入秋南徙的大雁是诗人描绘秋景时常用的意象。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中“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借秋高气爽、风送秋雁之景,抒精神振奋、高楼畅饮之情。成群结队的鸿雁在肃杀的秋季南飞,更多时候则会勾起游子思乡的愁绪,如范仲淹《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异”,借雁去人留发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维的《使至塞上》写于春天,诗中“(2) , ”是说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注:①社日:农民在立春、立秋之后祭祀土地神的节日。②颉颃(xié háng):指鸟上下翻飞。
2.请补写文段中的诗句: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内容,从A、B两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将其字母填入下列诗句空白处。
A.燕 B.雁
(1)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 飞来。(王令《送春》)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 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夜间归 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4)落花人独立,微雨 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高锁》)
古诗文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干里。(曹操《龟虽寿》)
(4)《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运用
国庆节期间,十一学校初二年级成立了众多“新闻社”,各路小记者写了很多与国庆有关的消息,下面是“进取社”几名小记者写的一则息,请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进取社北点10月1日电 10月1日,以“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为主题的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家园博园拉开帷幕,文化部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北京市领导出席开幕式,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致词并宣布开幕。
早上8点钟,园博园里游客们摩肩接踵,翘首以待。8点50分开始,“我是中国人,梅花品德日月魂。千红万紫随风去。唯有玉照冰心……”700多名中小学生共同演唱的戏曲《我是中国人》拉开了开幕式演出的大幕。参演同学们统一着装、统一造型,用歌声演绎中国戏曲的盛大华章,气势恢弘。
开幕式上,备受期特的花车巡游惊艳亮相,今年的花车巡游采用了国际化思维、中国式表达的理念,既彰显了民族艺术的夺目光彩,也为传统戏曲赋予当下流行元素。机械人偶的表演动作娴熟,眼神灵动,唱腔专业,唯妙唯肖:饱含戏曲味道的花车丰富多彩,令游人眼花潦乱;别具特色的非遗方阵也参加巡游,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又一道风景。
作为国家级文化盛典,开幕当天,名家会聚、群星璀璨。杜镇杰、王蓉蓉等名家共同演绎了一曲《梨园盛世情》,大靠、飞虎旗、水袖依次亮相:《锁麟囊》《双阳公主》《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陆续上演,京剧名家领衔的合唱更是将演出推向高潮。节目呈现出京剧不同流派的特点,彰显出国粹的夺目光彩。
国庆期间,将持续七天,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1.请写出文中加点字的读音
(1)摩肩接踵____________ (2)翘首____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把改好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这则消息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
|
|
|
|
|
|
|
|
|
|
|
|
|
|
5.关于此次活动,《光明日报》也有报道,请看部分内容: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昆曲《牡丹亭》的一句话大放异彩。主办方奇思妙想,老戏新唱,以戏曲科幻秀的形式呈现《梦回·牡丹亭》,传承发展和创新融合,打造出一部动态沉浸式视觉观赏秀,吸引了很多年轻人驻足现看。
在岭南园,舞上曲廊中,竹林间花圃里,北京青年越剧团在实景中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舒展的舞姿,令观众陶醉其中。
秋日的北京园博园风景如画,人在景中游,景如画中来。演员时而在舞台上演唱,时而走入曲廊表演,观众犹如身临江南水乡,好想学一段越剧,唱一段昆曲,做一回剧中人。
今年的戏曲文化周依托园林美景,在北京园,江苏园、福建园、西安园等10个地方园上演京剧、昆曲、评剧、越剧、闽剧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景中听戏、戏里赏景,用乡音乡韵激荡乡情乡恋。”
小记者们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欣赏园林美景和戏剧名段后,抑制不住激情,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对联,请你选出最符合上文情境的一副对联( )
A. 京剧评剧越剧剧剧精彩,旦角丑角生角角角用心
B. 鸟语花香园博园里放飞身心,景美人和国庆节内笑口常开
C. 景中听戏,乡音乡韵激荡乡情乡恋;戏里观景,一花一草装点亭台舞台
D. 男女老少东西南北游园博,吃喝玩乐锣鼓声色庆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