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为了激发同学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某校七(1)班将在9月12日下午的班会课...

为了激发同学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某校七(1)班将在9月12日下午的班会课上举办一次“青春随想”主题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1)班长打算邀请校长来参加此次活动,请你写几句话,帮助他得体地向校长提出请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长特地写了下面一则寄语,对这段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

同学们,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让我们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不是把尽责看作外界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将其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A.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

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C.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尽责是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和所获得的心灵满足。

(3)活动中,有位同学在发言中引用了习主席的话,但引用过程中出现了几处错误和缺漏,请你帮助他改正。

[A]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B]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C]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   的回忆。

①[A]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_____

②[B]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 

③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C]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_____

a.无悔      b.充实      c.持久

 

(1) 示例:校长您好,我是七(1)班班长×××,我班将在9月12日下午的班会课上举办“青春随想”主题活动,我们非常期盼您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不知您是否有空? (2)C (3)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②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b c a 【解析】 试题分析:(1)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和问候语(校长,您好!);其次交代自己的身份(七(1)班的班长);再写出邀请的原因或理由(参加“青春随想”主题活动);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阅读文本,“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是这段文字的中心句,依据这个中心句,这段文字所阐述的内容可概括为: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据此,答案为C。其它三项概括内容不全面。(3)①句词语误用,把“生命”改为“一生”。②句中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和“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构成并列关系,中间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③句前面的语句讲述的是“付出奉献”,后面应该得到是“无悔”的回忆。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______。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一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欢乐生活,如《___》中,对冬天里雪地捕鸟活动的回忆;还有一些作品,如《藤野先生》,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___的厌恶与嘲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下榻在澳门渔人码头,急急卸去北京yōng肿的冬装,换一身春天装扮,站在观景阳台上举目远眺。皓月当空,水波潋滟,南中国海温润的春意扑面而来,风中似乎有桂树和兰花的香气。远处,一高大建筑上几个金色大字在江水里映出几团金块的倒影,另一幢则更像是金色的游轮夜泊于江中。跨江大桥上的一串串橘黄色灯火呈扇面状荡漾开去,勾勒出桥身清晰的轮kuò,宛若一道彩红横跨珠海澳门两岸。大地沉寂,万物内敛,夜晚的澳门处处盈满了画意与诗情。这是澳门自己的春江花月夜, 它不是怀离人、悼时空,而是歌盛世、咏太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yōng_______肿   一_______   轮kuò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

(3)“万物内敛”中,“敛”的意思是___;“勾勒”在文中的意思是___。 

(4)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澳门夜晚的盛景。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②秋风萧瑟,____。(曹操《观沧海》) 

③潮平两岸阔,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强欲登高去,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论语·述而》中,表示善于从正面学习的句子是“____”。 

②《天净沙·秋思》中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的句子是“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

痴迷,就是深深的迷恋。

徜徉书海,醉心音乐,欣赏比赛,学习技能……痴迷其中的那份快乐难以割舍,痴迷其中的那份执著不易改变。

因为这份痴迷,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因为这份痴迷,世界多了进步的动力。

请以“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冷风暖香

包利民

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周围有了一种灵动,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有了脉脉的涟漪。

②街上每隔上百米,便有一个卖烤地瓜的,面前是一只改装过的豆油桶,那些甜甜的香味就从其中溢出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会略略停顿一下脚步,那气味,那感觉,会让他们瞬间想起家的温馨。这条街是我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虽然不曾买过一只烤地瓜,可心里每次都会充满了温柔的感激,只为他们给了我一种微甜的心情。

③已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注意那个女人的。只记得每次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也就三十多岁吧,全身都围裹在厚厚的棉衣里,前面的三轮车上,一只大铁桶里炭火正红,地瓜的香甜将她围绕在中间。在她的脸上, 挂着一丝笑意,没有顾客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心里想起了什么幸福的事一样。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我有一种感动,甚至震动,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不像她身前身后的同行们,即使笑也满怀沧桑与无奈,偶尔还会和顾客诉说一下生活的艰辛。而她却没有,就如地瓜的馨香把她的心也变暖变甜起来。

④常有两个小女孩出现在她身边,七八岁的样子,像姐妹俩,她们也不多停留,只是和那女人说上一小会儿话,便牵着手跑开。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在她们手上。几乎每天下班的途中,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暖意融融,让人徒生羡慕。

⑤新年的前两天,我下班路过那条街,女人仍在将暮的街头站立着。想想明天就开始休假,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再路过,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那种甜甜的气息。好一会儿,我才迎上那张笑脸,此刻,那两个孩子刚刚拿着地瓜跑远。我说:“我要买两个烤地瓜!”女人便打开桶盖,说:“你挑吧!”女人的眼睛清明见底,我指着两个最大的,她却说:“这两个不行呢!我要带回去给孩子!”一副很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讶然问:“你不是刚刚给过吗?”女人愣了一下,笑着说:“哦,你说刚才那两个孩子啊!她们可不是我的孩子 ,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修鞋地摊儿,腿脚有残疾,挺不容易的。两个孩子跟我好,我每天都给她们烤地瓜,她们倒是越吃越甜呢!”

⑥铁桶里的热气扑散出来,女人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我看见她发间带了一只很漂亮的发卡,一朵淡粉的梅花。见我看她的头发,她说;“快过年了,女儿送我的,说我戴上好看!”一种幸福与满足写满了她秀气的脸,那一刹那,冰封雪冻间都充满了温情。离开的时候,我轻轻说了声“谢谢”,她微笑着点头,眼睛亮亮的,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

⑦年后回来上班的时候,竟有了一种期待的心情。只是那条熟悉的街上,不见了那个微笑如花的女人。一连很多天,都是日复一日的失望。满街的香气仍在,却再也没有了那张寒风中最暖的笑脸。我想,那样的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该是满怀幸福的吧。

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

(2)从意义和作用等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加点词语。

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在她们手上。

2.选文③段中对烤地瓜女人同行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读完全文后,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烤地瓜女人的优秀品质。

4.作者以“冷风暖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