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冷风暖香 包利民 ①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

冷风暖香

包利民

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周围有了一种灵动,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有了脉脉的涟漪。

②街上每隔上百米,便有一个卖烤地瓜的,面前是一只改装过的豆油桶,那些甜甜的香味就从其中溢出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会略略停顿一下脚步,那气味,那感觉,会让他们瞬间想起家的温馨。这条街是我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虽然不曾买过一只烤地瓜,可心里每次都会充满了温柔的感激,只为他们给了我一种微甜的心情。

③已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注意那个女人的。只记得每次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也就三十多岁吧,全身都围裹在厚厚的棉衣里,前面的三轮车上,一只大铁桶里炭火正红,地瓜的香甜将她围绕在中间。在她的脸上, 挂着一丝笑意,没有顾客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心里想起了什么幸福的事一样。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我有一种感动,甚至震动,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不像她身前身后的同行们,即使笑也满怀沧桑与无奈,偶尔还会和顾客诉说一下生活的艰辛。而她却没有,就如地瓜的馨香把她的心也变暖变甜起来。

④常有两个小女孩出现在她身边,七八岁的样子,像姐妹俩,她们也不多停留,只是和那女人说上一小会儿话,便牵着手跑开。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在她们手上。几乎每天下班的途中,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暖意融融,让人徒生羡慕。

⑤新年的前两天,我下班路过那条街,女人仍在将暮的街头站立着。想想明天就开始休假,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再路过,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那种甜甜的气息。好一会儿,我才迎上那张笑脸,此刻,那两个孩子刚刚拿着地瓜跑远。我说:“我要买两个烤地瓜!”女人便打开桶盖,说:“你挑吧!”女人的眼睛清明见底,我指着两个最大的,她却说:“这两个不行呢!我要带回去给孩子!”一副很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讶然问:“你不是刚刚给过吗?”女人愣了一下,笑着说:“哦,你说刚才那两个孩子啊!她们可不是我的孩子 ,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修鞋地摊儿,腿脚有残疾,挺不容易的。两个孩子跟我好,我每天都给她们烤地瓜,她们倒是越吃越甜呢!”

⑥铁桶里的热气扑散出来,女人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我看见她发间带了一只很漂亮的发卡,一朵淡粉的梅花。见我看她的头发,她说;“快过年了,女儿送我的,说我戴上好看!”一种幸福与满足写满了她秀气的脸,那一刹那,冰封雪冻间都充满了温情。离开的时候,我轻轻说了声“谢谢”,她微笑着点头,眼睛亮亮的,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

⑦年后回来上班的时候,竟有了一种期待的心情。只是那条熟悉的街上,不见了那个微笑如花的女人。一连很多天,都是日复一日的失望。满街的香气仍在,却再也没有了那张寒风中最暖的笑脸。我想,那样的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该是满怀幸福的吧。

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

(2)从意义和作用等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加点词语。

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在她们手上。

2.选文③段中对烤地瓜女人同行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读完全文后,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烤地瓜女人的优秀品质。

4.作者以“冷风暖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1. (1)示例: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或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干燥,与下文烤地瓜摊上散发出来的甜香味构成对比。 (2)示例:“塞”是“放”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暗示了两个小女孩的推辞,为后文小女孩不是女人 的孩子埋下伏笔,形象地表现了烤地瓜女人的热情、善良、有同情心。 2. 目的是与烤地瓜女人形成对比,突出烤地瓜女人乐观面对生活的形象。 3. ①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她能乐观面对;②尽管自己也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她天性善良,同情弱小,富有爱心;③亲人间相互关爱,有温暖的亲情抚慰。 4. ①“冷风暖香”——寒风中飘散的地瓜香气,清晰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③运用比喻修辞,新颖生动,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以暖香喻“烤地瓜女人”的品质;⑤以“冷风”喻艰苦的环境;⑥以“冷风”反衬“暖香”,更显主人公品质的可贵,突出中心。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①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干燥。②句“塞”是烤地瓜女人的动作描写,女人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到两个女孩手上,暗示了两个小女孩的推辞,表明对女孩的关爱,为下文为后文小女孩不是女人的孩子埋下伏笔,同时表现烤地瓜女人的热情、善良。 2.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通过描写她的同行们满怀沧桑的笑容以及对困苦生活的抱怨,与烤地瓜女人清澈微笑形成对比,突出赞美了烤地瓜女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举止来理解。从“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在她们手上。”“她们可不是我的孩子,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地摊儿修鞋,腿脚有残疾,都挺不容易的。”表现了烤地瓜女人的热情、善良、有同情心。从“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表现烤地瓜女人的乐观。从“快过年了,女儿送我的,说我戴上好看!” 表现烤地瓜女人和女儿之间相互关爱的亲情。 4.本题考查对标题好处的理解能力。理解此篇文章的好处:(1)、从题目的表层和深层来考虑,(2)、从结构上来考虑,(3)、从内容上来考虑。本文通过记叙烤地瓜女人微笑着面对生活,关心同样身处困境的女孩儿的事,赞美了烤地瓜女人乐观、善良等美好的品质。题目一语双关,既指寒风中飘零的地瓜香,又比喻艰苦的环境中烤地瓜女人美好的品质,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精神拾荒三步曲

周国平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前一句好理解,“罔”即惘然,亦即朱熹所解释的“昏而无得”。借用叔本华的譬喻来说,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任人践踏,结果当然昏头昏脑。可是后一句,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不妨也作一譬喻:就好像自己是一匹马,却蒙着眼睛乱走,于是难免在别人早已走遍的道路上迷途,在别人曾经溺水的池塘边失足,始终处在困顿疲惫的状态了。句中的“殆”字,前人确有训作困顿疲惫的,而倘若陷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也真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昧,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材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本文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3.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解析】
由于四川政局混乱,年老多病的杜甫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这首咏物诗即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逐群雁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吴留村

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以百金,纵之去。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注)①札:文书。②畀:,给予。③庥:xiū,保护。

1.选出与“士民之感德如此”中的“之”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使君为之泫然

B. 先天下之忧而忧

C. 复立楚国之社稷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留村在顺治五年考中进士,后来历任萍乡县知县、沂州府知府、无锡县知县。

B. 吴留村管理百姓,处理政事以仁为主,曾宽恕伪造文书骗取库金的奸人,后来军饷被劫,此人为了报恩把军饷还给了吴留村。

C. 闽浙地区盗贼为害,吴留村凭一己之力想出办法收复八闽,康熙十五年冬,任福建按察使,不久升两广总督。

D. 吴留村在无锡受到百姓爱戴,离任之时,数万名百姓沿途相送,有的人哭着挽留,有的人驾船设宴,有的人在路上献酒。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________

②后数年,闽寇________

③即所持札取库金者________

④锡之父老士庶泽蒙庥者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我在房门口地上坐着的时候,有人竟无礼地向我放箭,有一支射在我的左眉上,差点儿射中了我的左眼。领队的上校下令逮捕了六个罪魁祸首,他觉得最合适的惩罚莫过于将他们捆绑着送到我手中。他的几个兵照办了,用枪托将他们推到我手可以够得着的地方。

文段中的格列佛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它的国家某些地方的田野里,有不同颜色、闪闪发光的石头,“耶胡”们极其喜爱;有时这些石头的一部分就在土里埋着,它们就会整天整天地用爪子去把石头挖出来,然后运回去一堆堆地藏在自己的窝里,可是一面藏一面还要十分小心地四下里张望,生怕伙伴们会发现它们的宝贝。……

它说,两只“耶胡”在地里发现了这样的一块石头,正在为此相争不下的时候,第三者占了便宜将石头拿走了,这样的事也是常有的。我的主人偏要认为这跟我们在法庭上打官司有点相似,我则觉得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让它蒙在鼓里,因为它提到的那种裁决的方法比起我们的许多法律来要公平得多;在它们那里,原告和被告除丢了它们争夺的那块石头外,并没有别的损失,可在我们的衡平法庭上,不把原告和被告整得一无所有,法庭是决不会结案的。

①选段文字写格列佛到了哪个国家的见闻?

②选段文字有何讽刺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具有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但他也不是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B. 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来到灵山。二尊者阿傩、伽叶向他们索取“人事”。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无字经。他们重返灵山,唐僧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C. 梁山五绝技分别是:戴宗的神行术、张清的飞石子、花荣的射箭术、燕青的相扑术、安道全的医术。

D. 《格列佛游记》中,“我”在大人国“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