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请以“__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请以“__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人生是不断的行走与回望,路过机遇,我们决不能错过;路过青春,我们应懂得珍惜;路过挫折,我们该学会坚强……

请以“路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青春的味道 青春,是春天泥土里刚冒出头的嫩芽儿;青春,是夏天野外正顶着烈日的那些树叶;青春,是秋天在秋风的摧毁中黯然飘下的枯叶;青春,是寒冬里风中那一棵瑟瑟颤动的树干。青春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混合物吧!哦,青春的味道似壶酒。 试卷发下来了,一个个鲜红的打叉刺痛着我的心。红亮的分数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明亮刺眼,直到我的眼睛睁不开。在月考成绩的光荣榜上,始终找不到我的名字,这意味着,我这次的月考又失败了。每一次路过值班室前的光荣榜,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在这短暂的两秒钟内,我努力地搜寻着自己的名字,最后,我还是以失败告终。耳边又传来了张韶涵唱的《我要的飞翔》。刚刚为前途渺茫感到绝望心烦的我顿时想通了。我要学会飞翔就必须先学会坚强!也许,我的努力还不够。冰心老人说过,理想的成功,一定要靠艰辛的汗水和心血来浇灌。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实现我的理想! 青春的味道,是酸的,也是辣的。 学校举办的学科竞赛成绩出来了。我们大家一蜂窝涌上,在语文科那里,没有我的名字。我在英语科那里努力地搜寻着自己的名字,一遍又一遍之后,我终于确定自己的名字不在获奖名列!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我退出了拥挤的人群。心里一片空白,脑袋变得空空荡荡的。原本人群中吵闹的杂声,在我的耳中变得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我清晰地听见自己心碎的声音,然后是一片寂静,死气沉沉的气氛让我窒息。我平时的英语成绩排名都是第一第二的,再加上此次的竞赛题目如此简单,我原本信心十足,但现在却…… 英语课上,老师在宣布成绩。她很平静地说:“真遗憾,我原本以为某某同学(我)能轻易地拿到一等奖,但可惜被别人夺去了。”啊!原来,老师对我的期望这么高,但我竟然令她失望了!老师,真对不起!这时,她走到了我的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灰心,千万别放弃,还有机会。期末好好发挥,老师相信你!”顿时,泪水如绝提般涌了出来,我甚至有拥抱老师的冲动。我想对她说:“老师,谢谢你给我的信任和鼓励,我一定不会让您再次失望的!” 我真幸运,失败之后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安慰,鼓励和支持。青春,是甜的。 充满青春活力的我们可以努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永不放弃,纵然前方的艰难险阻是个未知数。青春让我们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青春的味道似一壶酒。 【解析】 (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这类作文题既创设了写作情境,又限定了写作范围;比全命题作文题灵活,比话题作文更具约束性,具有收放自如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题立意指导。“味道”本义是“滋味”,比喻义是指某种感受,即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一些人和事给你的真切、深刻、难忘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启发了你在某方面的认识和收获。就其味道写味道,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味道”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本题重点在于“味道”,要通过叙事写出生活中的一些感受,要通过叙事来说明:生活究竟是何种味道,要明确是甜是苦,还是其他味道。 ②构思和选材指导。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且,只有事件叙写得“厚实”,生发的感受才会“真切”。那种通篇无事、跟着感觉走的文章只会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要从生活中选材,要写事件,写自己参与的事件。看来的、听来的、间接知道的事虽然也可以写,但缺少真切感受,不能感染人。 ③紧抓提示语,补充好题目。“题好一半文”,半命题的写作,最关键的是指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恰当补充题目。可填的内容很丰富,并不局限在“导语”中的几个方面,但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体现时代特色。写作时注意补充的部分就是文题的关键点,是文章要重点着墨的地方。 (2)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该题目简洁明了,没有审题障碍,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很容易打开思路,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题目难度不大。 1.审题。从写作导言来看要写真实的经历,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就意味着写作时要围绕自己来谈,自我形象要鲜明。最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自己是线索,自己也是主体。从题目特点看,该命题适合写成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立意。路过什么呢?首先我们想到的是道路。可以取其本义,写真实存在的路,例如艰难的山路、田野的小路、平坦的大路,参观游览的路等等。也可以取其比喻义,写一段日子,一段生活,一段人生不平凡的经历,例如童真的梦想,青春的迷惘,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楚等等。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真情实感,都要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从而明确前进的方向,感悟出人生的真谛。 3.选材。生活是多彩的,单色远不如七色美丽,不必刻意拔高什么,尽可能呈现生活的真实就好。无须回避痛苦忧伤,无须忌讳寂寞单调,尽情抒发心曲,让阳光与风雨在笔端缓缓流淌。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丰富了我们的阅历,锻炼了我们心性,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应用

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5处错误,请找出并更正。

征稿启事

爱好文学的同学们:

为了丰富校刊《星星草》的内容,特征求下列内容的稿件:园丁颂歌、班级启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等。

来稿要求内容健康,文字简洁,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左右为宜。请写明真实的姓名和所在班级。

2018年10月15日

                                                        《星星草》编辑部

 

查看答案

小说阅读

钓者

贾平凹

“文化大革命”中,那一个黄昏里,河边的芦苇全白絮了,我放牧回来,仄在牛背上,悠悠地吹那笛儿,脚便不停地分踢着两边扑过来的芒梢儿。蓦然,就瞧见那弯弯的柳树根上,坐着一个人钓鱼,草帽把脸全遮住了,一只蜻蜓停在那帽沿上。我感到新奇,这一定不是山里人;从牛背上溜下来,悄悄走近去,他没有动,钓竿横在那里,已有几条黑脊梁在啜那钩上的小蚯蚓了,那浮子就微微地激动,像落下的一朵芦絮,又像冒上来的一个水泡儿。那人还是不动。我却急了:“钓,快钓!”

他仍一动不动地坐他的地,那钓竿依然没有拉,浮子静了一下后,又微微地激动了。

但我终是看清他的脸了,很黄,满下巴的毛也黄,连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是黄得发焦。我立即掉头逃走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怪人,一个外乡来的怪人了。

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每一个黄昏,我放牧回来,总要好奇地往那芦苇深处的柳树下看看,他总是那么坐着,像一尊石头。但终未见他钓上一条半尾鱼来。

一天,一头牛病了,半下午的时候,我便赶牛回村了,在队牛圈里,我竟看见这位钓者了。他双脚踩在牛粪里,用锨往外铲那粪块,粪是泥草沤的,铲不动,手就伸下去了,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一抠,抠起一大块来……抠完粪了,又去担干土垫,扁担在肩上跳,他前后顾着,摇摇摆摆走,已经看见我在笑看他了,并不一言一笑,我想:他原来扁担都不会担,自然是不会钓鱼了。然而,粪出完又垫好了,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

我随着他,看他在那里坐定,垂下钓竿去,立即又一动不动了。月亮升上来,静静地照在水上,芦苇上,他只是坐着,不拉钓竿,甚至连拉上来看也不看一眼。我真担心他已经瞌睡了,随时会掉下水里去的呢,我走过去,说:“你是要钓水里的月亮吗?”

“钓鱼。”他说

“鱼已上钩了,为什么不钓呢?”

“鱼可怜见的。”

“那你在水里钓什么呢?”

(11) “钓愁!”

(12)这句话,一直到几年后,我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那时,只觉得可笑,越发证实他是一个怪人。

(13)后来,我就慢慢了解清这个怪人了。他是一位作家,据说写过好多好多的书,但他是“黑帮”,遣到山里来改造。

(14)我们慢慢地熟了,虽然他不和我多说话,我也只会陪着他空钓鱼,但我们毕竟是成了朋友。两年后,他却走了。母亲说,他已经被调走了,那杆钓竿是送我作纪念留下了。

(15)从此,我再没有见到这位钓者了。

(16)但我终于又在河边的芦苇深处碰上他了哩。

(17)今年春天,我依旧放牛回来,正是芦苇从水里长出来,在向着天空窜出一丈来高了,我骑着牛,弄着我那笛儿,悠悠地吹,任着牛儿在芦苇丛的曲径里走。蓦地,我看见一个人,在那柳树根上,横一杆钓竿,一动不动地坐着。啊,是他吗?但我又多么害怕是他呀!他在这里钓了几年的愁,他已愁得可怜了,他不能再在这儿钓愁了啊!

(18)我走近去,是他!人已经很老了,但脸却显白,满下巴的毛也白了。我默默地坐下来,陪着他,他始终没有发觉,那么横着鱼竿,那浮子又开始在微微地激动了,激动着……。我毕竟长大了,不忍心看着他那痴呆的样子,站起身悄悄走了。

(19)回到家,听母亲说了,他果真是又到我们村来的,就在东巷口王贵家的一间空房里住着。夜里,我说什么也该去看看我的这位朋友了。一进门,他正坐在灯下的桌边,面前是厚厚的一摞书,一摞纸,他头就埋在那高高的两摞中间写什么,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我不觉心头一紧:他一定又在写什么检查哩,记得以前有一回,他写检查的时候,正碰着我去找他,他赶忙用手将纸捂了,很羞愧地给我笑,笑得我不自在了几天……。我收了脚步,又回家去了。

(20)此后,每天黄昏,我总瞧见他坐在河边芦苇深处钓鱼了。

(21)我终于走近他去,大声地问他,他发觉我了,立即就站起来,把我抱住了。我很吃惊,不知道他这是怎么啦,心想愁极了的人会这么发疯的,就眼泪哗哗地淌下来,但他就替我擦了,而且嗬嗬嗬地大笑起来,他原来也有笑声啊,竟笑得这么美!

(22)月亮又上来了,月就在水里,看得见那小鱼在星群中游动。他却不再下钓了,问我这几年的日子可滋润,问我可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在爱着,问我现在成了大牛倌放多少头牛……我没有回答,只催他钓鱼。

(23) “你钓吧。”

(24) “我钓够了。”

(25)我看看身边,并没有什么银鱼儿闪动,问:“还是愁吗?”

(26) “不,是文章。”

(27) “文章?”

(28)“我现在又有笔了,要来写书,白天劳作,晚上写作,黄昏里出来构思,就又要靠这鱼竿了。”

(29)哦,我现在才明白了,原来这浅浅的河里,不光是有鱼,不光是有愁啊!

(30)从此,黄昏里,我的朋友总在小河边芦苇深处垂钓了,那水静静的,星月就在水里,鱼儿就在天上,他坐在这天上地下,盯着那浮子,浮子不动,人也不动,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

(选自《绿原》,有删改)

1.作家在小河边从以前“钓愁”到后来“钓文章”,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品析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作用)

(2)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句子)

3.本文叙事采用了插叙的方法,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插叙的作用。

4.文章结尾颇有诗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

 

查看答案

议论文阅读

慎微不可缺

乔兆军

①所谓慎微,是指注重小事,于细微处自省自律。古今凡有作为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汉代学者刘安在《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②唐德宗时,陆贽官居宰相,他为官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连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这样的小礼物,收也无妨。”陆贽则回答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③在陆贽看来,“鞭靴之贪”的念头不能有。倘若受贿的口子一开,便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他清楚要遏制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关口前移,把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陆贽这种慎微的律己态度,让后人肃然起敬。

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贪腐分子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他们的堕落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最初的吃一点、拿一点、贪一点这些小毛病、小问题开始,慢慢胃口越来越大,从而“成长”为巨贪。天津教育科学院原院长武红军下台前,居然这样说:“不就是吃点喝点嘛!”成了政治上不折不扣的“糊涂人”。正所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⑤明代哲学家王廷相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乘轿进城途中遇到下雨,一个轿夫那天恰巧穿了双新鞋,开始轿夫还非常小心,总是躲着泥水走,生怕弄脏了鞋子。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之后便“不复顾惜”了。由此王廷相感叹:“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⑥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纵容了自己,一旦形成习惯,渐渐就会绿灯大开,熟视无睹,漠然置之,也就“不复顾惜”了。倘若面对“第一次”,意志坚定,不存侥幸之心,自警自省,就能守住底线,拒污浊于千里之外,也就能慎之初,善始终。

⑦慎微,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从小处用心,对大处负责。《韩非子》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没有了“慎微”,人生就打开了贪腐的缺口。总之一句话,小处不可随便,“小节”不保,大节难守。做人、做官都要时刻明白“小者大之源”的道理,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自重自爱,一身正气。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中加点的“成长”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3.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第①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第②段讲了陆贽从不接受贿赂的事例,第④段举武红军的事例,这两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岳阳楼记》与《渑水燕谈录》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暮冥冥(2)锦游泳(3)士大夫敢往别(4)若得范公党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甲文中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作用?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仲淹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  辋川:地名。

1.简要分析一、二句在写景方面的特色。

2.从后两句中的“颜回”“五柳先生”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志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