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岳阳楼记》与《渑水燕谈录》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古文阅读

《岳阳楼记》与《渑水燕谈录》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暮冥冥(2)锦游泳(3)士大夫敢往别(4)若得范公党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甲文中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作用?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仲淹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

 

1. (1)迫近(2)鱼儿(3)没有谁(4)做 2. (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只有待制王质独自带病在京城门外为他饯行。 3. 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并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主题。 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薄”, 古今异义,今义为“与‘厚’相对”,古义为“迫近”; “鳞”,本义为鱼鳞,这里的意思是“鱼儿”,是借代的修辞手法;(3)(4)考查的是课外文言实词,是课内文言实词的延伸,“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莫”,意为“没有谁”,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的“为”,意为“做”。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 以,因为。 (2)独,独自;扶病,带病;饯,饯行。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故写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的览物之情是为了和古仁人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以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宽阔胸襟,即文章的主旨。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把问题还原到原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分析回答。最后一段,道出了古仁人超乎这迁客骚人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及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至高境界,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而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点明范仲淹是假托古圣立言,是借古仁人表现自己的情怀和抱负。 参考译文: 甲: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乙: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告别,只有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而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鉴赏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  辋川:地名。

1.简要分析一、二句在写景方面的特色。

2.从后两句中的“颜回”“五柳先生”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志趣?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 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 “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看,拾得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1)选段出自哪部名著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名著《______

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涉及哪几个主要人物?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既写景,点明时令,又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短语中与“露珠晶莹”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A. 科学技术    B. 坚持真理    C. 会议结束    D. 宇宙飞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