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晏殊
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②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③离恨④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⑤。
昨夜西风凋碧树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⑦兼尺素⑧,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④离恨:一作“离别”。⑤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⑥凋:衰落。碧树:绿树。⑦彩笺:彩色的信笺。⑧尺素:书信的代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B.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C.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D.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展现出一片惨淡狭小的境界。
2.王国维谈治学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流水桥旁。__________、步过东冈。(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4)欲说还休。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
(6)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 , 。 , , , 。难怪世界为之惊叹。
①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②琴与诗歌密不可分
③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④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
⑤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
⑥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②⑥④①③⑤
C. ①⑤②③④⑥ D. ②④⑥①⑤③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 《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B.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武松、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 “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直甚么,要哥哥还!”遂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文中的“洒家”指的是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你”指的是史进(九纹龙)
D. 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文中“兄弟”到了沧州,未能立足,最终上了梁山,其原因是因为高太尉要两个差人在途中杀死鲁提辖。
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宫中,汗青代指史册。
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C. 《怀疑与学问》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D.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创造宣言》出自《陶行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