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传承千年的中医药养生文化
①“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唐代诗人肖行澡的这首古诗,描述的是杨贵妃服用阿胶养颜驻术,倍受恩宠,并将此法透露给自己的姐姐虢国夫人的故事。
②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为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因发源于老东阿(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一带)而得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之为圣药,药用历史2500余年,以其稳定的质量、独特的疗效著称于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③阿胶是中药材中典型的最讲究“道地性”的药材。道地阿胶制备十分强调自然条件,必汲取东阿之水。现代化学研究显示,作为岩溶地下水的东阿地下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型饮用水,富含锌、铁、钙、镁等有益微量元素及适量的矿物质元素,有利于阿胶炼制过程中的提纯,药效最好。古法,每年春季择纯黑健驴,饲狮耳山之草,饮狼溪河之水,冬宰取皮,用狼溪河水和阿井水,倒入银锅,金铲搅拌,加参、蓍、归、芎、桔、桂、甘草等药汁,用桑叶柴文火煎炼三昼夜后,冷凝、切块、阴干,即得。成品以呈琥珀色、半透明、味甘咸、气清香者为优。
④阿胶的生产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经数代医学家及药物学家的潜心研究和实践,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但仍遵循“遵古炮制”,以传统工艺为主导。1975年,将中药技术引进于阿胶的传统工艺中,采用了常压蒸制工艺。化皮时间由原来的9天缩短到2天,浓缩的时间也有了较大的缩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结束了2000多年来阿胶采用直火熬胶的历史。1977年,阿胶的生产实现了蒸球加压滚动化皮熬胶新工艺,阿胶中的氨基酸总量提高7.6%。2000年,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静态密封提汁新工艺试制成功。阿胶的生产工艺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几经改革,日趋完善。
⑤阿胶是传统的滋补上品、补血圣药。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阿胶有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和止血的作用。可改善体内钙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可抗创伤性休克,有预防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功效。阿胶药食两用,实验观察发现阿胶对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并对NK细胞的活性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而NK细胞在阻抑肿瘤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阿胶有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用以辅助抗癌,可使肿瘤生长减慢,改善症状,延长生命。阿胶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这些都是人体营养的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阿胶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利于皮肤保健。长期服用可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是滋养皮肤,美容养颜之佳品。
⑥阿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百姓健康的守护者。2008年,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胶传承者以弘扬我国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从民间和古籍中搜集整理阿胶古代经典验方,力主恢复曾中断百年之久的阿胶最高制作技艺“九朝贡胶”的炼制技艺。东阿县连续八年举办冬至阿胶滋补节,通过充分挖掘阿胶的底蕴内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阿胶及中药的价值,不仅弘扬了阿胶数千年来的中医药瑰宝,更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滋补文化。
⑦阿胶的文化和价值回归,古老的传统医学一定会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选自《中国阿胶》,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任选一种说明方法分析)
化皮时间由原来的9天缩短到2天,浓缩的时间也有了较大的缩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结束了2000多年来阿胶采用直火熬胶的历史。
3.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阿胶有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和止血的作用。
综合性学习
(1)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因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 ① ; ② 。”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对联一副,填在横线处。
金石录里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大明湖畔 文章有后主遗风 故居在垂杨深处
(2)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
2017 年5 月3 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在上海宣布,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从沉郁中振起,表达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②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1.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____________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请赏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①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齐、鲁于柯②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③,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既用,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俗:指百姓。②柯:地名。③曹沫之约:指齐桓公迫于曹沫的威胁而允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都还给鲁国。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断一处)
知 与 之 为 取 政 之 宝 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管仲哪种品质值得你称颂。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 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备,详尽
C.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D. 薄雾冥冥,虎啸猿啼 薄:微,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 或异二者之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以文者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3、4段写景,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境界。
B. 内容上,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
C. 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D. 范仲淹借写楼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