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

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1.请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3.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理解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

 

1.描写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2.“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3.插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4.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终于懂得了母亲“好好地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我,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愧疚。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首段内容可知,我当时正遭遇人生最大的打击——双腿瘫痪,母亲对我的心情十分的理解。“悄悄地躲起来”是想让我彻底发泄出来,“偷偷地听”则是担心我会想不开而做出“傻事”,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3.本题考查写作顺序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结合前后文内容来看,划线的句子属于插叙,补充说明母亲当时的病已十分严重,但她仍一切为我着想,忍受着病痛不说出来,这样更能突出母亲的伟大。 4.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结尾再次提到菊花,意在表现我的坚强如傲霜的菊花,菊花的色彩艳丽,可理解为我丰硕的成果。表现了我理解了母亲最后说出的话的含义,坚强面对人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B. “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C.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D. 这首诗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义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

(2)太丘

(3)去后

(4)尊君在

(5)相而去

(6)下车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元方时/年七岁

C. 相委/而去

D. 对子骂/父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

日中

(2)元方入门不

奋不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6.阅读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查看答案

填在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  了。 

(2)小山整把济南  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3)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  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  成的小球。

A. 来 围 带 攒

B. 近 圈 请 组

C. 近 围 请 攒

D. 来 圈 带 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 一些沿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现在的景象日新月异和内地相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 这些含有三聚氢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乳制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