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春》选段,完成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1.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委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反映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
4.文中画波浪线的子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并说明其作用。
5.“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调换顺序成: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好吗?
阅读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1)太丘舍去 舍:(___________)
(2)去后乃至 乃:(___________)
(3)相委而去 委: (_________)
(4)下车引之 引:(_______)
2.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请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
古诗文积累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__ 。 (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
(8)《论语十二章》中写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3)班开展了“亮出真我风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慧眼识人)相逢是首歌,为了让同学们很快记住你,请用100字左右描绘一下自己与众不同的肖像
(2)(结识朋友)进入中学,老师安排你与王芳同桌,你很想与她结成新朋友。王芳也是一样。她主动走到你的面前说:“你好!我叫王芳,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小球迷,我们俩同桌,今后请多关照。”你连忙握住她的手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毛遂自荐)一家刊物社打算组织学生记者团,准备从在校学生中招聘一批小记者,如果你想一试身手,就请你以应聘者的身份向考官大方地推荐自己吧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⑼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⑽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⑾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①选文出自散文集______________ ,该书原名_____________
②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仿写
母爱:文人笔下永远的话题,是世界最纯朴无私的爱。
结合语境,把文段补充完整。
有人说:母爱是春天的一场雨,润物细无声;有人说,
母爱是夏天的一屡微风,送来一丝清凉;有人说:母爱是 , ;有人说:母爱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