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众人行固然美好,但一个人独自前行更显珍贵。有的人从...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众人行固然美好,但一个人独自前行更显珍贵。有的人从善如流,有的人同流合污,有的人孤独坚守自我信念,有的人跻身热闹场所排遣内心寂寞……人们走在各自的路上,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体悟。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独自前行也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独自前行也精彩 又到了柳絮纷飞的日子,我独立在窗前,看着纤弱、柔韧的柳条,忽然就想起了它。 那是个多风的日子,怀着考试失利的愁闷和离家出走的悲伤,漫无目的地走在路上。公交车一辆一辆地从我身旁经过,我却无心追赶。烦恼一重重地压在心头,压得我无法呼吸。每走一步,身体好像就要摔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 狂风掠过我的脸颊,吹打我的脑袋,心不由得慌乱起来。这……这是哪里?我惊慌地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却是棵孤独的柳树。我伫立在它的面前,凝视着它。孤独、寂寞,我在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瞧,我们多有缘。生命的道路上,有我们自己,独自面对,忍受着寂寞。 强风吹过,露出了它雄壮的树干,柳枝被拉扯着,玩弄着。狂风如同一只猛兽不断地对它发起进攻。原本给柳枝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的柳叶,也在风中凌乱着。我抬起头,睁大眼睛,看着饱受摧残的嫩叶,开始担忧起来。呼啸吹过的风拉扯着纤弱的柳枝,击打着我的身体,也拍打着我的心。 风熄了,树像一位英勇的战士,挺起了自己的胸膛,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勋章,准备着迎接新一轮的战争。 猛得回过神来,我拍了拍身上的柳树,赶紧向家的方向走去。脚步变得轻盈了很多,我想,是那棵柳树带给了我启示,使我对孤独有了一种新的诠释。 边走边想,想起了戏台上的“巴蜀鬼才”,想起了在风雨里做研究的袁隆平。他们不也是守住孤独,耐得寂寞,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吗?想想他们,自己的烦恼,自己忍受的孤独和寂寞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着想着,不禁快步跑了起来,心中的烦恼随着风销声匿迹,心如同雨后见彩虹般的喜悦。独自也能前行,方见生命的品格。 独自前行,一个人照常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独自前行也精彩”。这篇作文的难度很大。“独自前行”应该是指在人生道路上,为实现理想或目标,默默而孤独地奋斗的过程;“精彩”指在某些方面出乎意料、超常规的表现。像屠呦呦一生只做一件事,不是海归,不是院士,却取得科学桂冠,这是精彩。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送外卖之余,喜欢诗词,战胜了北大中文硕士,摘得央视冠军,这是精彩。这里的“精彩”应该理解为成功的体验或感受。“也”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难点,表明这是自己对过去认知的否定后所得到的新的认知。作文时要体现出这一点。生活不是理想化的,人时常要在独自面对,独自追求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一个人只有不断成长,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打击的磨砺,永远抱有希望,他的人生才是精彩的!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写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文题适合各类文体的写作,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你那忧伤俯视的灵魂

安宁

①她与父亲之间,一直拘谨而且少言,见了面,还没等开口,就已经觉得索然无味。她一直认定父亲对母亲的去世,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假若当初他能从外地赶赴回家,而不是为了坚持给一个买家讨两万块钱的旧账迟迟不归,那么或许母亲就不会因为无法及时送至医院,而那么快地离去。所以在听到父亲被查出胃癌的消息时,她有一个瞬间,觉得那是上天对他曾经无情的惩罚。但她还是立刻订了机票,赶去了医院,为他手术签字。进门的时候,看到他正躺在床上呻吟,带着明显的隐忍,可还是听得出那种疼痛的剧烈与撕扯。看到她坐在对面,他的呻吟,骤然小了下去,好像一个孩子,遇到面容严肃的老师,心里的畏惧,让他连身体上刚刚划开的一个伤口都给忘记了。

②两个人之间依然无话。她只是向护士问了几句病情和手术的时间,又将身边那些乱了的杯子、水果和鲜花排列整齐,而后便看着一群护士涌进来,冷静而且理智地将他朝手术室推。她一直跟随着到了手术室门口,依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却听到他在进去的那一刻,停下呻吟,朝她用力地说了一句:我如果死了和你母亲葬在一起!

③这句话让她觉得有些悲伤,坐在外面的连椅上,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神来。她想起他与母亲,其实关系并不太好,总是吵架,为钱,也为琐碎的小事,他从未有过男人的宽容,主动向母亲道歉,每次都是母亲自己哭到头疼,又无声无息地独自睡上两天,觉得耽误了活计,才出门主动向他求和。她因此总是恨他,一个人在外,执拗地连一个电话也懒得打。迫不得已有事的时候,便发短信,总是言简意赅,毫无拖泥带水的温情之语。倒是他偶尔还短信问候一句,尽管多数得不到她的任何回复。

④她忘了手术进行了多久,似乎很长,又似乎很短。等他出来的时候,她的双腿已经麻木没有知觉。她看到历经了一场生死般手术的他,愈加地疲惫和枯朽。似乎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倒下再也不起。假若不是他比之前更甚的痛苦呻吟,她觉得他在被子下的身体,因为瘦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⑤在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她几乎每晚都无法安静地入睡,总是被他孩子似的无法克制的疼痛呻吟给惊醒。每一次深夜醒来,看到外面走廊上微弱的光,值班的护士慵懒地从门口经过去卫生间,树枝落在窗户上的影子被风吹得晃动不安,她的心里,便会觉得无助。她不知道该如何消除他这样的疼痛,但同时也会生出恨来,想他都这般年岁,还不能忍受疼痛,当初她的母亲病重之时,他怎么就不能感同身受?

⑥终于有一天,他忍受不了似乎剧烈袭来的疼痛,朝她大叫:再不叫大夫来我就死了!这句话说完不过是两分钟,在医生还在赶来的路上,他便昏厥过去。待医生打开他的胸腔,看到里面积满了血。那些她原本以为是他故意放大了的疼痛,原来都是真的。

⑦他醒来后,向她描述那一刻的感觉,说感到自己的身体瞬间变得很轻很轻,似乎飞升起来,他在半空中看到自己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他还看到她在哭泣,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或者迷路找不到家门的小猫小狗,又听到她的母亲轻柔的呼唤声,似乎很远,又似乎近在耳畔。他想去寻她的母亲,可是又放不下她,想要给她几句安慰,却又连她的头发都触摸不到。一切都是虚幻空茫的,就好像他与她在两个世界中,隔着镜子彼此相视。

⑧他这样描述时,声音很轻,麻醉还没有完全去掉,所以他脸上的表情亦是平静舒缓,甚至还有一丝幸福的微笑,好像回到了旧日全家闲时聊天的时光,恬淡,家常而又美好。

⑨可是她很快走开去,不想听他从死亡中逃脱后的讲述。她曾经以为他不爱她,更不爱她的母亲,但是在那一刻,她才明白,这个男人的心,原来隐藏得那么深,深到濒临死亡,才通过忧伤俯视的灵魂,如此缓慢地传递给她。

1.阅读文章①—③段,说说父亲见到女儿为什么会“畏惧”?

2.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说说第⑤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5.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你那忧伤俯视的灵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以“零容忍”扭转抄袭风

①在互联网世界,不知从何时起,有一股歪风在潜滋暗长,而且愈刮愈盛,几乎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②近期,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楚乔传》被网友举报原作抄袭。同时,网文作家“匪我思存”在微博上指控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后宫•如懿传》故事架构和部分段落与自己作品如出一辙,甚至连记错的一句诗词,都被原封不动地“借鉴”了。尽管这几个抄袭指控还有待定谳,但频频爆出的网络小说抄袭纠纷提醒我们,应当严肃对待并切实解决这一事关文化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③抄袭并非互联网时代才有的新鲜事,但网络小说俨然成为抄袭案件的“重灾区”。在网络小说诞生之初,许多非写作科班出身的普通网友基于个人兴趣,在网络这个共享的平台上施展创作才华。这种通俗化的、与网民热烈互动的文艺形式迅速积累了大量读者,加之商业化浪潮席卷整个网络文学,催生了文学网站盈利机制,网络小说创作逐渐从个人化转向职业化、产业化,并孵化出一批粉丝众多、点击暴涨的作品。低门槛和高收益预期使得众多网民投身网络写作大潮,与此同时,跟风、抄袭、注水等乱象也层出不穷。蓬勃着,活跃着,同时也泥沙俱下,彼时的网络小说处在“野蛮生长”期。只是由于读者基本是青少年学生群体,这些现象并未引起主流社会关注。

④近几年频频爆出的网络小说抄袭纠纷,其实正是网络小说“野蛮生长”期问题的逐渐暴露。当抄袭行为还停留在“网络”中时,由于取证难度大、诉讼成本高、惩罚力度小,许多原作者选择息事宁人。网络小说的IP化盛行后,网络作家除了通过网上阅读赚取分成,还享受纸质书版税、游戏和影视改编权收益等,特别是当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受到了更大关注,也产生了更大经济利益。被抄袭者开始利用公共媒体和自媒体进行曝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与抄袭行为“较真”。

⑤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创作者,更包括文化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试问,一部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巨大精力进行改编的网络小说,投资方在之前不做“背景调查”吗?他们确实不知道原著作品涉嫌抄袭吗?投资方有意无意的“置若罔闻”也许只是利益权衡的结果。当下虽然有知识产权法律条文,但诉讼环境并不理想。两年前,某作家状告某编剧抄袭,历经19个月才最终赢得官司。尽管赔偿数额高达500万元,但电视剧此前盈利远不止这个数字,更有甚者,“抄袭”“剽窃”甚至成了夺人眼球的变相营销。

⑥法律是维护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从严执法、改善诉讼环境,是制裁抄袭行为的根本手段。而法律之外呢,我们还要有更多元的途径,比如通过行业协会做好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置等方式,让从业者不敢抄。只有全行业、全环节上“零容忍”,才能扭转抄袭剽窃的恶劣风气,真正打造出有利于创造创新的文化空间——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迫切需要这样的“重锤”。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4 版,有改动)

1.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2.分析文章第②段论证方法及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③节中“野蛮生长”一词?

4.联系全文,谈谈如何避免网络小说抄袭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节选自《送天台陈庭学序》

注:《送天台陈庭学序》是宋濂写给陈庭学的赠序,希望陈庭学要重视提高个人的修养。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

(1)又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

(2)礼愈 ________

(3)有志于出游天下______

(4)而予齿益加耄矣________

2.用斜线“/”为文中下列句子断句,每句划分一处。

(1)顾 以 学 未 成 而 不 暇。

(2)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4.同一作者,两则赠序,用意各异。请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分别谈谈你读了甲文和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点出北陂杏花不同于他处杏花的环境特点,“春水绕”三字是全诗的关键,后边的诗句便从这三字来生出。

B. 第二句描绘临水杏花的姿态:花傍水生,朵朵妖娆:影投水面,摇曳多姿。岸中花,水中影,相互映衬,都占有明媚的春光,美艳动人。

C. 第三句中的“雪”字,形象精妙,不仅写出杏花的颜色,而且给人以明亮、高洁的感受。杏花志洁行芳,品格不俗,花格就是诗人的人格。

D. 第四句中“碾成尘”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以直接描绘眼前之景来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节操。

2.“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乡土文化巡礼”活动,你也积极加入其中,请在活动中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1)乡土文化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下面明显不属于乡土文化的有:________

①民俗风情  ②传说故事  ③古建遗存  ④名人传记  ⑤村规民约

⑥城镇特色  ⑦家族族谱  ⑧传统技艺  ⑨动漫影视  ⑩谚语方言

(2)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句子。下面谚语各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略作解释。

①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扶着墙壁走路,摸着石头过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城是淮剧的主要发源地,省淮剧团、市淮剧团曾数次晋京演出,获全国多项大奖。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有幸联系到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云良团长,邀他来我校开一个淮剧知识讲座,请根据情景补全对话。

你:张团长,您好!下周我校准备开展一次“学淮戏扬传统”的主题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举办一个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讲座。

张团长: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团长: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在你们学校报告厅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