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略无处   阙:_____________。 (2)虽乘御风   奔:__________

沿阻绝   溯:______________。(4)哀转久     绝: 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作用是什么?

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三峡为什么适合修建水电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

 

1. 阙,同“缺”,空隙、缺口 飞奔的马 逆流而上 停止,消失 2. (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 寂静凄清。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 (1)夏水襄陵,沿速阻绝 原因:夏天水量暴涨,发电多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 (2)原因:水流的速度快,利于发电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阙”:同“缺”,空隙、缺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溯”在现代汉语中也有“逆流而上”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自”:如果。“曦”:太阳。“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 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是写渔歌。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体现了三峡秋景的“寂静凄清”的特点。同时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山猿哀鸣,又渲染了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4.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问三峡为什么适合修建水电站。这需要从三峡的特点来回答。可分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几句: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这明显是在谈三峡中的长江水流的速度快,所以利于发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5)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梁甫行》 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4月27-29日,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综合督导组来我县,分三组前往月池小学石柱教学点、两坪小学、七星小学、双龙学校、东莞初中等18所学校,实地督导核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督导,细致了解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整改情况。29日,召开督导反馈会,宣布我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综合督导。

材料二:据了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三年投入教有经费28.7亿元,教育年支出均超过县财政经常性收入的80%。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巫山县教委通过坚持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教育资源、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注重内涵发展、改善教育民生、强化督导保障等举措,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校校有变化,校校有发展,校校得实惠。

材料三:4月15日,城区中小学在市政广场举行以“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中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患民政策、安全教育常识、家校共育等内容进行集中宣传,同时对各学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集中展示。

(以上材料均摘自(《巫山信息网》)

(1)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恰当的新闻标题。(2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县委、县政府及县教委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三中,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小宣传员,要求你把手中关于教育惠民政策的一份资料发放给一名八年级学生的妈妈,你打算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仿写句子。 

例句:小溪超越大山的阻隔,迎来江河的拥抱;种子超越泥土的禁锢,迎来春风的轻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 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三峡》选自《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C.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茨威格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

D.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