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 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齐桓公与鲁会于柯而盟______

曹沫三战所地尽复于鲁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3.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

 

1.答应 割让或丢失 2.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 3.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夫、以、信、于、天下、与、之”等词语落实不到位酌情扣分。)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广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后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废兴        具:通“俱”,全,皆

B. 至若春和明    景:景象

C. 沙鸥翔        集:鸟停息在树上

D. 吾谁与        归:归依

2.下列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吾谁与归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 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 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查看答案

阅读说明文《大熊猫的祖先找到了》,完成后面小题

①中科院教授金昌柱、刘金毅,美国学者乔昂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广西首次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祖先。

②报告说,2001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广西乐业县考察著名的“天坑”时,有乡民告知他们那里有一块“奇怪”的化石。金昌柱和刘金毅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块完整的古代大熊猫头骨化石,尽管只有现代大熊猫头骨约一半大小,但具有大熊猫头骨的所有特征。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检测后,他们相信,从头骨的形态功能看,这种生活在200万年前的大熊猫就是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

③现代大熊猫身长可达2米。据此推测,“侏儒”大熊猫身长约1米,跟一只中等大小的狗差不多。在此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侏儒”大熊猫的个子、体重逐渐增加,最终进化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

④“侏儒”大熊猫正式名称叫“小种大熊猫”,是目前人类所知道最早的大熊猫祖先。美国学者乔昂说,此前,古生物学家也曾发现一些“小种大熊猫”的牙齿或其他部位化石,但由于过于零碎,未能推断出“小种大熊猫”的个头大小。这次发现的头骨保存完好,牙齿完整,据此可以认为“小种大熊猫”是现代大熊猫的“缩小版”,这表明现代大熊猫这一支已经进化了好几百万年,独立于熊类家族其他物种的进化进程。

⑤迄今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基本分布在中国境内,年代从约四五十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不等。这次发现的头骨化石也证实了古生物学者长期以来的推测,即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

⑥报告称,早在200万年前,大熊猫就基本是“素食主义者”了。与现存熊类家族其他动物相比,大熊猫是唯一完全素食的物种。不过,很久之前,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后来才逐渐进化成以吃竹子为主的“素食者”。根据头骨化石上的牙齿磨损痕迹和咀嚼特征,可以推断,“侏儒”大熊猫的日常饮食已基本以竹子等素食为主。这么看来,大熊猫的素食习惯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侏儒”大熊猫主要生活在那些气候潮湿、地势较低的热带丛林地区,竹子在它们的居住地分布广泛。

(选自《科技之谜》有改动)

1.下列有关“小种大熊猫”头骨化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在广西乐业县首次发掘出的,生活在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的头骨化石。

B. 只有现代大熊猫头骨约一半大小,从形态功能看,具有大熊猫头骨的所有特征。

C. 从化石牙齿磨损痕迹和咀嚼特征可以断定,“侏儒”大熊猫已经进化成完全素食的物种。

D. 是目前古生物学者发现的第一块保存完好、牙齿完整的古代大熊猫头骨化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小种大熊猫”是现代大熊猫的“缩小版”,是最早的大熊猫“直系祖先”。

B. 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独立于熊类家族其他物种的进化进程。

C. 现已发现的大熊猫化石都分布在我国境内,年代从约四五十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不等。

D. 热带丛林地区气候潮湿,地势较低,竹子分布广泛,是“小种大熊猫”主要栖息地。

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介绍了一项科研成果:目前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祖先的化石已被发掘和证实。

B. 第③段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准确说明“小种大熊猫”与现代大熊猫的联系与区别。

C. 第④段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侏儒”大熊猫被正式命名为“小种大熊猫”的原因。

D. 全文分别说明了“小种大熊猫”的形体大小、生活年代及生活习性等内容

 

查看答案

赏析(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第一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 第二联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 第三联用“沉舟”“病树”“千帆”“万木”自比,表现了诗人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

D. 第四联看似平淡,实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 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 一般人都认为: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受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