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首这部画册的完成过程,我们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了。
B. 经过两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人质安全获救了。
C. 昨日重庆一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见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D. 年龄大了,又遇上感冒,这两天,他总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 督战 娴熟 屏息敛声
B. 仲载 潇洒 轻盈 经纶世务
C. 颁发 馈退 由衷 摧枯拉朽
D. 浩瀚 泄气 凛洌 白手起家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急湍(tuān) 缥碧(piǎo) 锐不可当(dǎng)
B. 歼灭(jiān) 翘首(qiáo) 一刹那(chà) 与其奇者(yù)
C. 沿溯(sù) 桅杆(wéi) 气氛(fèn) 鸢飞戾天(yuān)
D. 凌空(níng) 澎湃(bài) 藻荇(zǎo) 一丝不苟(gǒu)
“生活中,平常小事也是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请以这句话为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色已晚
朱山坡
(1)我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终于答应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顿肉。为此,她将地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终于凑足了六块钱。这是三斤肉的钱。午饭后,我撇开双腿,往镇上的肉行飞奔。每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出来的人物对白,想象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2)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我才不相信他们的鬼话。我说,我今天不是来听电影的,是来买肉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必须买三斤肉回家。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己的肉,从没如此慷慨地给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却没有掏钱。我知道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我得跟他们耗时间。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肤浅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长椅上,安静地“听电影”。
(3)电影刚好开始。一听片头音乐,便知道是日本电影《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年来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怪不得今天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踪影。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颤抖。她从遥远的日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鄙猥琐的卢大耳。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4)入门确实没人把守,畅通无阻。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马上就能看到薰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5)突然一只手将我从座位上拎起来,是该死的卢大耳!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你是一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声喊叫,语言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辩,但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甜美、清澈、纯净的声音,熏子在呼唤我了。我心里答应一声,咬咬牙,掏出两块钱。昂首挺胸地走进电影院,我终于看见了熏子。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我们开始了漫长而伤感的告别……
(6)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
(7)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的两块钱发愁。母亲一再警告我,一定要拿着三斤肉回家。天色已晚,但愿那些屠户将剩肉贱卖给我,让我四块钱也可以买到三斤肉。我把口袋里的四块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我惘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临街的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嚎啕大哭。
(8)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我抬眼看他。他把一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老宋贱卖给你的。四块钱。你把钱给我,我明天转给他。”卢大耳说,“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卢大耳不像开玩笑。我依然将信将疑。“你不要?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卢大耳转身要走。
(9)我马上跑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里,没等卢大耳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选自《朔方》,有删动)
1.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富于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小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卢大耳”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ニ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于人民解放军英勇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ー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画横线部分被称为______,它交代了______、发电地点和______等三个要点。其作用是:表明材料______,报道及时。
2.本文导语部分是第 句。
3.第⑤句中“至发电时止”换成“现在”好不好?为什么?
4.第⑧句中的“此种情况”是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