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阅读 (一)与诸子登岘山①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古诗文阅读

(一)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二)

将有灭吴之志,以(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寻卒,时年五十八。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立身清俭,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求仕不遇之际。②羊公碑:后人为纪念羊祜而建。③帝:指晋武帝司马炎。④庠序:古时学校。⑤陆抗:三国时吴国名将。⑥鸩:用毒药害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2)抗病,祜馈之药

(3)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

(4)寻,时年五十八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3.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公 德 冠 四 海 道 嗣 前 哲 令 闻 令 望 必 与 此 山 俱 传。

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体现了诗人所望之景_______的特点。

5.《与诸子登岘山》曰“读罢泪沾襟”,《羊祜传》言“望其碑者莫不流涕”。孟浩然和“望其碑者”流泪的原因一样吗?请结合诗文内容具体分析。

 

1.(1)赞美(认为美) (2)曾经 (3)回头,回头看 (4)去世 2.陆抗称赞羊祜的德行气量,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 3.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 4.清冷、萧条(凋零) 5.示例:都有对羊祜深深的怀念,但更多是不同,《与诸子登岘山》中诗人求仕不遇,登上岘山,想到羊祜的丰功伟绩,与这座山一起永存于世,而自己空有抱负,却无所作为,感慨不已。古文中的羊祜为官清廉、关心民众,拿俸禄资助族人、军士,家无余财;以德服人、光明磊落,连对手陆抗都毫无疑心地服用他送的药,深得军民之心。所以对于他的离世,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无限感激、悲痛。 【解析】 参考译文:(1)人事总是不停地变化着,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地流逝着。前人留下的名胜古迹,我们这些人又来登山远望。只见那鱼梁州更多地呈露出水面,而云梦泽更加辽阔无际,令人感到深远。面对还屹立在岘首山上的羊公碑,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而无所作为,禁不住眼泪沾湿了衣襟。 (2)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用羊祜为管理荆州各项军务的长官。羊祜带领军队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百姓之心。 吴将陈尚、潘景来犯,羊祜追杀了他们,因赞美他们死得有节操而厚加殡殓。潘景、陈尚的子弟来迎丧,羊祜按礼遣返他们。每次与众人在江沔游猎,常限制在晋的地域。如果禽兽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都还给他们。于是吴人都心悦诚服,称他为羊公,不叫他名字。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来往沟通。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患病,羊祜送了一副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地服用了。许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服药,陆抗说:“羊祜怎么会用毒药害人呢?”吴人入侵弋阳、江夏,掠夺人口,下诏派遣侍臣传文书责问羊祜不追击讨伐的原因。 羊祜喜爱山水,每逢好时光,必定去岘山,设酒赋诗,从早到晚不知疲倦。曾经感慨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古以来贤人名士,登此山远望,如同你我这样的人多了。他们都被埋没无人知道了,让人悲伤。如果死后有知,魂魄也应该登临这座山。”邹湛说:“公的美德冠绝四海,道承前代哲人,美好的名望,必将与这座山一同流传。至于我等,应该像公所说的那样。” 不久去世,时年五十八岁。南州人在赶集的日子听到羊祜的死讯,没有不痛哭的,关门歇业,街巷里哭声一片。吴国守卫边境的将士也为他哭泣。羊祜为人清廉俭朴,衾被衣服都很简朴,得到的俸禄,全都资助了族人,赏赐了军士,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留下遗嘱不许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皇上赐给离城十里以外靠近皇陵的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游览休息的地方树立石碑建造庙宇,每年按时祭祀。看见石碑的人没有不落泪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美”,赞美。“顾”,回头,回头看;“卒”,去世。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虽”,即使;“过”,超过。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公的美德冠绝四海,道承前代哲人,美好的名望,必将与这座山一同流传。故可断句为: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翻译为:只见那鱼梁州更多地呈露出水面,而云梦泽更加辽阔无际,令人感到深远。可以得出诗人所望之景具有清冷、萧条的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流泪原因即可。结合“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分析为:面对还屹立在岘首山上的羊公碑,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而无所作为,禁不住眼泪沾湿了衣襟。原因为: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而无所作为。“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立身清俭,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分析,落泪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 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 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健康调查)材料三图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3.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

15分钟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打羽毛球

1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后40分钟后

早饭前

 

 

 

 

修改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苏小童的夏天

⑴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⑵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⑶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⑷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⑸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⑺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⑻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⑼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⑽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⑾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⑿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⒀“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1.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蕴含人物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⑴ 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⑵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3.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内容,简要阐述。

4.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补全对话。

 

查看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选取这部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 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其著作有《白氏长庆集》等。

D. 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_______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    

(3)晓雾将,猿鸟乱鸣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