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 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 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健康调查)材料三图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3.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

15分钟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打羽毛球

1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后40分钟后

早饭前

 

 

 

 

修改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静态生活方式是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或静态生活方式是危害健康的最大因素、静态生活方式最容易导致死亡。) 3.(1)周一至周五应增加运动量。(2)周六应减少运动量,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3)周日打羽毛球的时间最好调整到早饭后1小时之后。 (4)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打羽毛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与“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不符。 2.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标的认识。归纳图表反映的主要内容。第一步,读题目“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第二步,读横纵坐标及其相关数据,明确表格反映出具体的信息特征;第三步,精简语言准确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提取以及表格内容的理解,因为表格中“每周一到周五”“每天步行15分钟”,这个时间太短,根据“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可以将打羽毛球时间放到早饭后一个小时;周六运动量太大;根据“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打打羽毛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苏小童的夏天

⑴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⑵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⑶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⑷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⑸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⑺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⑻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⑼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⑽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⑾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⑿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⒀“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1.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蕴含人物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⑴ 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⑵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3.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内容,简要阐述。

4.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补全对话。

 

查看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选取这部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 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其著作有《白氏长庆集》等。

D. 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_______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    

(3)晓雾将,猿鸟乱鸣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⑵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⑸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⑹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⑺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⑻曹植看到流离失所的海民,家园荒芜,狐兔出没,于是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